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有关歼15D弹射型的相关视频。关于歼15D弹射型与滑跃型的区别,作者会在之后的文章中详细讨论。今天我们聚焦于歼15战机基本型的中期升级改进。对于服役超过10年的歼15战机来说,进行中期升级改进已经变得刻不容缓,这个过程参考了歼11BG战机的成熟经验。那么,歼15的升级情况到底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歼15战机的发展历程。2004年,我国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048工程。2006年,我国开始继续建造尚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逐步展开航母家族的建设。然而,在这一过程中,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我国在发展航母的同时,也需要为航母配备合适的舰载机。在21世纪初,我国航空工业的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基于苏联苏33战机的基础,进一步研发国产舰载机,成为了一条最为可行和成熟的路径。
凭借各种渠道,我国成功获得了苏33原型机之一的T-10K-3,同时结合当时刚刚定型的歼11B战机,开始了自主研发舰载机的进程。最初,这个项目的代号是歼11C,后来更名为歼15。由此可见,歼15与歼11B战机有着紧密的关联。2007年,国产歼11B战机正式定型,并开始批量生产,陆续装备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到了2009年,歼15成功实现首飞。
2012年,歼15战机正式定型,短短三年时间便完成了这一过程。为了与航母的发展步伐保持一致,歼15战机大量采用了歼11B战机的成熟技术和系统。具体来说,歼15在雷达、航电系统等方面的配置,与歼11B战机几乎一致,属于第四代战机的中期水平。尽管如此,歼11B战机的一些不足之处也被歼15继承下来,尤其是在飞控系统方面的问题。对于歼11B战机来说,飞控问题直到歼11BS定型时才基本得到解决。而歼15系列战机中的歼15T定型后,才彻底克服了歼15基本型的种种问题。近年来,我国在歼15基础上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改进,先后推出了歼15T和歼15D战机。
其中,歼15D被定位为电子战机,并且分为滑跃型和弹射型两种版本。2024年,歼15D滑跃型公开亮相,而最近几天,歼15D弹射型的相关视频也开始在网络上传播。由此可见,歼15D的弹射型版本也在逐步成熟。同时,歼15T战机被定位为四代半重型战机,其角色类似于“海军版的歼16”。然而,这一切的背后,仍然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那就是歼15基本型的中期升级改进问题。
现代战机的服役期通常在25至30年之间。歼15基本型自2012年定型并开始批量生产,截至2025年已服役13年,距离退役还有15年左右的时间。然而,歼15基本型作为四代机的中期标准,在2010年代可能还不显得过时,但到了2025年,面对各国海军的四代半舰载机,歼15基本型与之相比,已经存在显著差距。尽管距离退役还有一段时间,但此时对歼15基本型进行中期升级改进已经是唯一可行的方案,而且这一做法有现成的成功案例。在空军方面,歼11B战机已进行了中期升级改进,诸如更换有源相控阵雷达、升级综合航电系统等,改进后的战机被称为歼11BG或歼11BHG。综合配置上,这些改进后的歼11战机已接近四代半战机的标准。
既然歼11B战机可以进行大规模的中期升级改进,那么歼15基本型也可以参考歼15T的成熟技术和配置,分批进行中期升级改进,可能被称为歼15G。通过这一升级,歼15战机的综合性能将大大接近歼15T或与歼11BG相当,解决其在面对先进舰载机时的尴尬局面。
对于歼15基本型来说,经过中期升级后,依旧可以在辽宁舰和山东舰等航母上服役,并能够满足基本的作战需求,至少能够有效压制阵风M和米格29K等舰载战机。进行中期升级改进,已经成为歼15基本型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否则将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随着我国各型舰载机的逐步完善与成熟,辽宁舰、山东舰的舰载机配置将会不断调整。
例如,歼35滑跃型、歼15D、歼15T、歼15中期升级版、直20F等一系列机型将大幅提升辽宁舰和山东舰的综合作战能力。对于这两艘航母来说,除了无法起降空警600预警机之外,其他机型都能顺利起降,尽管无法满油满弹。随着舰载机配置的全面优化,辽宁舰和山东舰的综合战斗力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与当前的水平相比,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层次。
有关我国海军舰艇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将在未来的文章中与大家逐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