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特朗普意外迎来了“三喜临门”,不仅美国庆祝独立日,且“高端大气”的《大而美法案》也顺利通过,此外,东南亚再添一国与美达成了贸易协议——柬埔寨。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白宫却对此一言不发,低调处理。这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玄机?
根据柬埔寨《柬中时报》7月4日的报道,柬埔寨总理府发言人对外通报了柬美之间的贸易进展。发言人透露,柬美于7月4日举行了一场视频会议,商讨了《美柬互惠贸易协定框架联合声明草案》,双方已经审议并达成一致。这份框架协议将很快公开,届时将详细介绍具体的贸易协议内容。
对于特朗普而言,7月4日这一系列的“好消息”无疑是一种“合并喜庆”。然而,为什么美国方面却没有任何大动作?为何白宫选择了沉默,甚至没有发布任何官方声明?
贸易协议的“含金量”:突破还是空洞承诺?
柬美这份协议被柬方称为“里程碑”,但实际上它更像是一份未完全落实的框架协议。根据《柬中时报》的消息,虽然双方已对草案内容达成共识,但核心条款如具体关税税率和市场准入条件等,仍未公开。而这类“框架协议”在国际贸易中其实并不罕见。例如,早前的中美伦敦会谈也曾发布过类似文件,但这些协议往往距离最终签署正式协议还需要经历长时间的谈判。
更加引人注意的是谈判代表的层级差距。柬方派出了副总理级别的高级官员,而美国代表却是助理贸易代表,这显示出美国对柬埔寨的轻视。2024年,柬美双边贸易额仅为130亿美元,远远低于中美的贸易总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于特朗普政府来说,与其说是达成了某种协议,倒不如说是完成了一个政治任务,作出了某种象征性承诺。
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提出了要求柬方严格审查出口商品原产地的条件,目的在于防止中国商品通过柬埔寨“洗产地”避开美国关税。这种明确针对中国的条款若公开,可能会激起中方强烈反应。此前,越南与美国达成的协议就因类似条款遭到中国批评,致使美越协议签署后陷入舆论风波。因此,白宫选择低调处理,避免再度引发中国的不满。
在中美之间走钢丝:柬埔寨的地缘政治抉择
柬埔寨的地理位置让它成为大国博弈的“风口浪尖”。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合作伙伴,柬埔寨60%的外资来自中国,而且中柬双边贸易额是柬美的三倍还多。尽管洪马奈政府一直在推行“经济多元化”战略,并声称不偏袒任何一方,但面对美国的压力,仍然选择与美方达成协议,目的是为了避免遭遇高达49%的进口关税,并保持对美国市场的稳定出口——这个市场占其整体出口额的40%。
对于美国而言,达成此协议是其印太战略的一个关键部分。美国希望通过在东南亚地区复制“越南模式”,在供应链中实现去中国化。然而,柬埔寨的战略价值显然不如越南,其经济规模仅为越南的五分之一,而且并不具备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更重要的是,柬埔寨与中国的关系深厚,中国为柬埔寨修建的金边-巴域高速公路、吴哥国际机场等基础设施项目,已经深深绑定了两国的经济利益。
与此同时,白宫显然对公开协议的时机深感顾虑。美国目前正在与东盟多国进行贸易谈判。如果过早公布与柬埔寨的协议细节,其他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等可能会要求相同的待遇,从而打乱美国在东南亚的谈判节奏。这种连锁反应无疑是特朗普政府希望避免的。
处境艰难:特朗普面临国内双重困境
在国内,特朗普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政治压力。根据6月28日发布的民调结果,特朗普的净支持率已跌至-10%,创下了其第二任期以来的新低。此前,他在伊朗问题上的空袭决策和镇压国内抗议的行动,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同时也让共和党内部出现了分裂。在这种背景下,柬埔寨协议的签订并未能够成为特朗普扭转民意的“救命稻草”。
尤其是美国纺织业协会,已经对协议提出了质疑,担心来自柬埔寨的廉价纺织品会冲击美国市场。而更为关键的是,协议中可能涉及的“原产地审查”条款,或许会影响美国公司在柬埔寨的投资。例如,知名服装品牌GAP在柬埔寨设有多家工厂,若严格执行原产地审查规则,将大幅增加这些美国品牌的生产成本。
特朗普政府所谓的“三喜临门”更像是一次精心设计的政治表演。7月4日,既是美国的独立日,又恰逢“高大美”法案通过。选在这一特定时机宣布与柬埔寨的协议,显然是为了营造“美国正在复兴”的假象。然而,这种“节日营销”在社交媒体时代反倒显得刻意,公众的关注点也迅速转向协议本身的实质内容,而非其背后的政治动机。
结语:一场注定会被遗忘的“胜利”
柬美协议的低调处理,折射出特朗普政府在外交上的深层困境。如今,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大国竞争愈发激烈,单纯依靠关税和双边协议已难以实现美国的战略目标。柬埔寨的例子表明,东南亚国家在中美之间往往更倾向于“经济实用主义”,任何试图拉拢其加入某方阵营的努力,都很可能以失败告终。
对于中国而言,美柬协议的低调处理反倒更加凸显了“一带一路”倡议的韧性。当美国为130亿美元的贸易额洋洋自得时,中柬合作在西哈努克港建立的经济特区,已经吸引了160家企业入驻,创造了3.5万个就业机会。中国与柬埔寨的“授人以渔”式合作模式,才是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战略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