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于21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乌方不打算就承认俄罗斯对领土的占领举行公投,也不会修改宪法以妥协于俄罗斯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乌克兰不会接受任何关于领土问题的最后通牒或威胁。这一表态清楚地传达了乌克兰的坚定立场,即无论外界如何施压,基辅方面都不准备在领土问题上做出任何让步。这使得关于俄乌领导人会晤以及是否能达成和平协议的讨论变得复杂,尤其是因为这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乌克兰是否愿意就领土争议作出妥协。尽管美国和欧洲一直在努力推动和平进程,但现在看来,基辅的强硬态度让一切努力都付诸东流。
乌克兰这一立场实际上是在直接拒绝美国和欧盟所提出的方案。在最近的华盛顿峰会期间,白宫展出了一张标记了俄罗斯控制区的地图,涵盖了包括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和克里米亚在内的多个地区,约占乌克兰总面积的20%。这一举动被解读为美国在对乌克兰施加压力,暗示如果乌方同意接受领土损失,就有可能换取停火。美国显然希望通过解决领土争端,使冲突尽快得到终结。然而,乌克兰方面的表态显示出他们并不打算屈服,反而坚持自己的立场,要求维持现有的领土完整。这使得美国推动的和谈进程面临重大障碍。
与此同时,俄罗斯方面也有自己的条件。普京总统已表示愿意与泽连斯基会晤,但他提出的前提条件是乌方在领土问题上必须做出一定让步。然而,基辅的态度显然是拒绝谈判,并坚决捍卫自己在这场冲突中的立场。据直新闻报道,种种迹象表明,俄乌领导人会晤可能只是一方单方面的愿望,而另一方可能将其视为拖延战术的一部分。美国总统本人也曾承认,普京似乎并不急于达成协议,俄方外长拉夫罗夫也公开表示,俄方愿意与乌克兰进行各种形式的对话,但必须经过专家层面的充分讨论和准备,才能进入最高级别的会谈。
显然,美国和欧洲对于在两周内举行俄乌领导人会谈的希望,似乎已经破灭。当前,两国似乎都未能展现出停火的迹象。就在21日夜间,俄军再次发动大规模空袭,动用了574架无人机、6枚弹道导弹和33枚巡航导弹,并击中了穆卡切沃的一家美国大型电子厂。种种迹象表明,乌克兰在领土问题上的坚持和俄罗斯在现有有利条件下扩展控制区域的意图,已经让美国的调解努力失败。
在这场冲突中,停火的最大障碍,并非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而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领土问题上的固执态度。自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已失去了大约20%的领土,而泽连斯基显然不愿意成为历史的“背叛者”,他不愿为了换取停火而牺牲这些土地。因此,乌克兰政府的立场几乎没有丝毫妥协的空间。与此同时,据红星新闻报道,英国和乌克兰的选举委员会近期达成了一项备忘录,这意味着西方可能会通过控制乌克兰的选举系统,间接影响该国的政治走向,并通过选举或其他方式,促使更能迎合西方利益的政治人物取代泽连斯基。
换掉泽连斯基,对于推动停火谈判、促成俄乌领导人会晤并最终达成和平协议,可能是西方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美国推动的调解进程遇到瓶颈,在此情况下,西方可能采取更激进的策略。而在这种大国博弈中,中国的立场引起了广泛关注。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围绕乌克兰冲突的各类外交活动中,鲜有中国的身影。那么,为什么中国不积极参与这场和平进程呢?
事实上,俄方已经多次表达希望中国参与调解的愿望,但中国始终秉持不干涉内政的外交原则。对于中国而言,乌克兰的冲突并非由自己引发,且不是其直接利益相关方,因此不会主动出面介入。此外,中国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是西方国家制造的这场冲突,就应由他们来解决,而不是让中国承担“收拾残局”的责任。当然,如果联合国能够牵头,在联合国框架下进行调解,中国也可能会考虑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