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期的将领晋升中,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军事科学院以及武警部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这一现象反映出,与曾经历战火的“战将”相比,当今和平时代我军高级将领获得实战经验的机会明显减少。然而,伴随这一变化的是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科技素养迎来了质的飞跃。在现代战争不断演进的背景下,打赢未来的战争要求我军在和平建设时期不断进化、进行必要的转型和升级。
自1988年以来的上将中,部分来自于那些开国将领的后代。例如,1994年担任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主任的丁衡高,他是著名的军事指挥官聂帅的女婿,也是聂力中将的配偶。此外,彭小枫是历史上著名将领彭雪枫的儿子;刘源则是刘主席的亲生儿子,而张海阳是开国中将张震的后代。这些新晋的上将中,有9位是属于武警部队系统的代表,分别是:1998年晋升的司令员杨国屏,2000年晋升的政委徐永清,2004年晋升的司令员吴双战和政委隋明太,2012年晋升的司令员王建平及政委许耀元,2015年晋升的司令员王宁,以及2020年晋升的司令员王春宁和2022年晋升的政委张红兵。
自新军衔制度恢复以来,总共产生了209位上将军衔(以及相应的警衔)。然而,随着后来的调整,有3位被取消了上将军衔,1位被剥夺了这一荣耀。因此,实际拥有上将军衔的将领数量降至205人。再加上57位开国上将,自建国以来,我军的上将总数达到了262人。这一数字不仅代表了历史的延续,更是我军发展历程中的一次深刻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