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这本刊物,为何一办70年?
创始人
2025-07-10 14:02:23
0

《中山大学学报》正式迈入70岁。

7月9日,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举办《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70周年活动,全国多家知名期刊主编、多位大学学刊主编前来祝贺,共同研讨大学学报的建设与发展。

创办于1955年的《中山大学学报》,由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是新中国高校创办较早的学报之一,至今形成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医学科学版,打造了多个影响广泛的品牌栏目,刊发了大量具有原创性、思想性和时代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大学办刊本不稀奇,但在70载风云变幻中历久弥新,始终挺立于中国人文社科学术前沿的,并不多见。

这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刊物?为何一办70年?

守住大学学脉

顾名思义,大学学报是由大学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其体量占据全国学术期刊的半壁江山。

“中国的大学学报,最初其实是学者群体中的同人刊物,由志同道合的学者自发创办。”《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执行主编王浩斌表示,如早期的苏州大学的《东吴月报》、南京大学的《金陵学报》等,都承载着一代代学人的精神追求与学术理想。

在中山大学,建校初期就有大量刊物相继问世,包括1927年的《民间文艺》《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年的《教育研究》《社会科学论丛》和《自然科学》、1936年的《中山医报》等,这些都成了中大学报的根脉源流。

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山大学已是中国高校中办刊最多的大学之一。《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彭玉平介绍,如今,光是该刊就已出版65卷,总316期,共计刊文6054篇。

一份好的大学学报,总是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

抗日战争期间,中山大学迁播粤北坪石小镇时,于1941年在艰苦环境下创办了《中山学报》。在创刊号的发刊词中,该学报将“大学之道”与“建国方略”相结合,伸张“传播文化,探究学术,是大学的重大使命”,希望借助《中山学报》的刊行,同事、同学能够专精一志,致力于学术的研求。

学报者,学术之公器。正式创刊后,一众学术名家接连亮相,包括陈寅恪、岑仲勉、许崇清、陈序经、容庚、商承祚、梁方仲、杨荣国等,先后发表了一批力作,不少学术史上的名篇就此诞生。

1955年11月23日,《中山大学学报》创刊仅5个月时,学校接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来信——

“你校出版的《中山大学学报》,我们准备从第一期开始,给毛主席订阅两份。但是已经出版的两期,在北京的书店买不到。这两期如果你校出版机构还有存的,可否售给我们两份。《中山大学学报》自明年第一季度起,我们已在北京邮局订到。”

文脉日盛,声名鹊起。几代编辑人不懈努力之下,《中山大学学报》一路快跑,延续大学学脉,逐步迈入全国高校学报的前列。

1974年,获国务院教科组批准,《中山大学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成为首批获准对外发行的两家学报之一;6年后,其学报编辑室改制为学报编辑部,升格为学校直属学术机构。

在此期间,中大学报立足改革开放前沿,发表了一系列与时代相结合、具有创新性理论的学术成果,从学理上为改革开放探路、试水,有力地推动了新形势下的经济社会发展。

在发展中求新求变

近年来,中大学报直面“冷门绝学”,开设了“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专栏,备受关注。

由于古文字学学科规模不大,该专栏一时“叫好不叫座”。难能可贵的是,中大学报并未放弃,而是对其予以重点扶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常务副主编宋健表示,学报是知识传播与积累的重要平台,栏目设置十分关键,也代表着一所大学的品味。

“中大学报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们能够守住历史厚重感,又有足够的勇气打破常规。”宋健说。

这是“守”,也是“变”。彭玉平表示,对于中大学报来说,改革创新是学报保持生命力和活力的根本秘诀。2008年至今,中山大学愈加重视学报建设,尤其是提升其学术站位、责任站位,把办好学报和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挂钩,并拨出专项经费予以支持。

其中,针对当时高校综合性学报“全、散、小、弱”的情况,中大学报探索小综合、专业性的办刊道路,重点建设文、史、哲栏目,把学报建设成“专、特、大、强”的特色化期刊,逐渐形成品牌效应。

与此同时,该学报积极开拓改革思路,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版、扩版,并对封面、版式、印制进行一系列升级优化,以及采用新的文献注释规范,篇幅也由原来的128页扩版到208页,成为当时国内尚不多见的大型学术期刊,办刊质量不断提高。

如今,中大学报获褒奖无数,被评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等,并连续三届获得全国百强报刊称号,其栏目“中国文体学研究”还入列中宣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专栏建设名单。

“当前,我们的办刊宗旨是以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推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彭玉平介绍,中大学报坚持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不断开拓创新的学术发展道路,明确办刊方向是体现中国特色学术、用学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的关键所在,也是当今学术期刊的重要使命。

“这其中,关键一步是要以解决中国问题为导向。”《湖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编肖永明坦言,目前学界仍存在不少成果是以西方理论来分析中国案例,或以国外议题代替本土问题。他建议,大学学报可以通过专门的选题策划,“将学术的注意力拉回中国现场”,让研究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学理支撑。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执行主编郭家宏提醒,大学学报在审稿环节需强化对问题意识的考察,文章的研究问题必须源于中国的现实需求,避免“为理论而理论”。

“期待各家大学学报未来能积极携手,在学术资源共享、编辑人才互访、重大选题联合攻关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打造学术高地。”郭家宏说。

南方+记者 姚昱旸

【作者】 姚昱旸

广东教育头条

相关内容

运河VLOG|哪吒 Lab...
2025-07-11 23:01:51
创新政党制度、引领脱贫攻坚...
2025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当前,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
2025-07-11 16:21:30
原创 ...
别急着笑,美国又有新动作了。这次的目标不是惯常的对手中国或俄罗斯,...
2025-07-11 12:21:10
原创 ...
越南近期的举动让人感到震惊和不安。 在7月初刚与美国签署完贸易协...
2025-07-11 11:01:36
苹果华为为何卖的贵!重庆市...
快科技7月11日消息,华为、苹果等品牌手机卖的贵,这背后的原因你知...
2025-07-11 10:01:41
慎海雄学习时报头版头条撰文...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2025-07-11 09:01:28

热门资讯

存款利息怎么算?湖南农商行存款... 导读湖南农商行存款利息怎么算?湖南农商行作为湖南最大的股份制银行,它是一家地方性、集约化、国际化、股...
处暑节气如何做好养生?这些秘笈... 原标题:处暑节气如何做好养生?这些秘笈请收好 处暑的天气多变,可能给我们的身体...
金三角李国辉,率领三千残部打败... 原标题:金三角李国辉,率领三千残部打败泰国政府军,到台湾后结局如何? 解放战争...
原创 婴...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奶粉作为重要的营养来源,其选择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婴儿奶粉比较好呢?奶粉的营...
新农保一年缴费180元60岁后... 导读新农保一年缴费180元,60岁后能拿多少钱呢?我们这一个月是208块。农村大多是买这种农保吧,刚...
孕妈检测出胎儿没有“胎心”究竟... 原标题:孕妈检测出胎儿没有“胎心”究竟为何?多半是这4种原因,预防下 昨天小樱...
原创 如... 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空气中的很多灰尘和垃圾都会随空气进入肺部,所以肺部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
激光术后护理指南:如何科学恢复... 二氧化碳激光是一种常用于去除瘢痕、色素沉着、皱纹和其他皮肤问题的治疗方法。它通过发射高能量的二氧化碳...
立春节气如何养生? 原标题:立春节气如何养生? 今天是2024年2月24日,阴历腊月二十五,今日立...
邢台农商银行存款利率表:一年期... 导读邢台农商银行现在的利率表:一年期2.25二年期2.85三年期3.45。农商银行原来的利息比这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