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近期的举动让人感到震惊和不安。
在7月初刚与美国签署完贸易协议后,越南却迅速对中国的热轧钢卷施加了27.83%的反倾销税,并特意提前一天让这一政策生效,持续时间长达五年。这一举动令人担忧,制造业的企业老板们在看到协议条款后无疑感到一阵寒意——为讨好美国,越南居然断绝了转口贸易的可能性。
细读这份美越贸易协议,简直让人觉得荒唐可笑。根据协议,美国商品可零关税进入越南,而越南的产品却要承担高达20%的关税。更加严厉的是,第三国产品通过越南转口销往美国将被征收足足40%的惩罚性关税。显然,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份协议明显是针对中国的,因为中国在越南的转口贸易规模相当庞大。越南的媒体私下里甚至戏称这份协议为“新西贡条约”,显示出这笔以关税主权换取市场准入的交易动机极为明显。
颇为讽刺的是,越南对中国的施压之速令人咋舌。7月2日越南还曾与特朗普热情握手,到了7月6日就迫不及待地对中国实施了加税,连法律程序所需的时间都不愿意等待。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连续多年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接近2000亿美元。如今,为了迎合美国的要求,越南竟然回过头来狠狠刺向了这一最大的“金主”,这样的塑料兄弟情真是令人堪忧。
协议中针对转口贸易的惩罚性关税高达40%,这才是真正的致命打击。许多中国企业为了规避美国的关税,之前将半成品运往越南加工后再出口。然而,现在越南为了配合美国的政策,开始实施原产地核查,并要求本地增值率必须超过30%,这无疑等于直接扼杀了这一产业链。紧随其后的是柬埔寨也开始向美国靠拢,东南亚的转口贸易渠道几乎被封死。
制造业的老板们应该意识到这个局势的危机。虽然越南表面上看似左右逢源,但实际上已经做出了倾向性的选择。通过加征五年的钢税换取美国将46%的威胁关税下调至20%,对越南来说短期内或许是个划算的交易。然而,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做法不仅得罪了最大的贸易伙伴,还让本土企业面临来自美国大企业的激烈竞争,最终可能是得不偿失。
如今,受影响最大的是那些在越南设厂的中资企业。它们不仅要承受越南的钢税压力,还面临美国对转口贸易的严格限制,想要搬迁生产线也无从而知。那些寄希望于越南作为避税跳板的企业,如今可以彻底放弃这一设想了。归根结底,只有实力强大者才能在国际贸易中拥有发言权。越南在这两个大国之间选边站,注定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而真正受到苦难的,还是那些在越南苦心经营、真金白银投入的企业,如今却在地缘政治的博弈中成为了牺牲品。这种情况,你觉得眼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