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俄军苏-57号称五代机,但由于其隐身能力不佳,被很多网友称为准五代机。
我们知道,五代机也有自己的“4S”标准,其中隐身能力就是其中重要一项。
首先要搞清楚为何战机能隐身这个问题。可以说,战机隐身是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设计隐身战机时,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
一是在信号特征方面。尽可能降低信源辐射,如雷达信号、红外信号和声学信号等,继而降低拦截概率。
二是在外部特征方面。尽可能优化机体结构和外形设计,弱化机身的可视化特征,继而降低可探测性。
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在喷气式战机设计方面有着丰富的积淀,在设计能力上没有与美国明显的差距。
那么,为何苏-57战机还是隐身能力不行呢?
据相关资料,俄苏-57战机采用了多面体宝石型结构,在确保作战性能的前提下,机身70%覆盖了可吸收雷达波的透波复合材料。
未能整机采用隐身涂层并不是不想,而是出于对飞机结构强度的考虑,因为苏-57战机的定位与美国F-22和F-35战机不同,苏-57战机强调的是多用途,必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机动性,所以不得不牺牲隐身能力,从而导致该机的雷达散射截面增大,隐身能力不佳。
其实,俄罗斯方面的思路也是对的,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隐身战机,隐身都是相对的,是一种与其它性能的综合平衡,过分追求隐身没有实际意义。
苏-57战机要实现更大程度的隐身,可以进行战术隐身,用战术弥补技术上的不足,比如,在突防作战中配套电子战平台压制敌方雷达探测信号,从而达到更好的隐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