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向特朗普发出严厉的警告,表示如果乌克兰使用西方国家提供的远程武器对俄罗斯发动攻击,俄罗斯将视此举为北约的直接介入,并将采取报复性的军事打击,针对相关国家进行反击。
这一事态的起因源于近期罗马尼亚的F-16战机在黑海上空成功击落了一架俄罗斯无人机,这一事件标志着北约国家与俄罗斯军队之间首次发生了直接交火。紧接着,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7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若西方支持乌克兰攻打俄罗斯本土,俄罗斯有权对提供武器的国家的军事设施进行直接反击。这一发言被普遍解读为对特朗普政府的直接警告,特朗普在上任初期便已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
普京长久以来强调,乌克兰使用美国所提供的导弹袭击俄罗斯地区,实际上等同于北约的直接军事干预。这些导弹的射程可以达到300公里,足以覆盖俄罗斯边境200公里以内的军事基地。此外,北约提供的卫星数据也在大幅提升乌克兰军队的打击准确性,普京认为这一切都指向美国实际上参与了冲突。
自2024年5月以来,普京多次给西方国家发出警告,称若乌克兰使用远程武器对俄罗斯深处发动攻击,势必会引发全球性的冲突。到了2025年7月,这项警告变得更加直接,针对特朗普的威胁愈发明显,因为特朗普于7月14日公布了一项新计划,鼓励欧洲盟友采购美国武器以支援乌克兰,并且威胁如果俄罗斯在五十天内不停止军事行动,将对其贸易伙伴施加高额关税。
在普京的团队看来,美国对乌克兰的武器和技术支持已经构成了实际的军事介入,这不仅是联合国宪章下的自卫权问题,国际社会对此的反应也不尽相同。部分国家回忆起1986年美国对利比亚进行空袭的事件,认为当年美国以反恐为名义的军事干预,然而俄罗斯如今发出的类似警告却被视为威胁,这无疑反映出一种明显的双重标准。
普京针对这一局势的威胁逻辑相当明确:如果乌克兰轰炸俄罗斯的大城市,而所使用的武器及情报都来自西方,那么这就等于美国在背后操控,因此,俄罗斯将会直接对美国的军事设施进行轰炸作为对等回应。普京在2024年11月曾表明,一旦北约的基础设施和人员参与了攻击的定位和发射,那将被视作直接参战,美国必需为此承担后果。
普京对妥协并不感冒,因为俄罗斯已经控制了约18%的乌克兰领土,并且尚在继续扩展其控制范围。特朗普试图施加经济和军事压力以迫使俄罗斯停火,但俄罗斯显然具备承受这些压力的能力。在国际法的框架下,北约辩称援助乌克兰是基于自卫权,但俄罗斯则认为这不过是掩盖真实意图的借口。
从普通民众的视角来看,这场冲突持续的时间已经过长,乌克兰人民日常生活在空袭的威胁之下,俄罗斯人民同样遭受了经融制裁的影响。普京的威胁实际上是在告诉各方,切勿逼迫得太紧,因为一旦事态升级,后果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未来几个月将是关键的转折期,若乌克兰真以西方武器打击俄罗斯深处目标,俄罗斯的反击是否会针对美国,将取决于当时的具体情况。
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需谨慎处理,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在这场复杂的地缘政治竞争中,各方应积极寻求和平解决之道,以防止局面的进一步和不可逆转的恶化,毕竟,战争的代价最终是由普通民众所承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