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一辆比亚迪汉轿车在成都天府机场停车场内绕圈,不少网友转发表示车辆失控无法刹车。当晚,四川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通报,是驾驶员因情绪急躁驾车故意绕行。在汽车加速进入智能化、网联化之后,类似的“车辆失控”“智驾失灵”“远程控制”的谣言却越来越有市场,又容易传播。
不是车辆失控是驾驶员失控
24日,多名网友发视频称成都天府机场停车场内,一辆比亚迪品牌的网约车以较快的速度绕了许多圈。视频中有多人远远围观,有人说:“一直在转圈圈,停不下来。”还有不少转发文字表示,“刹车失灵无法停车”“4S店远程让车辆熄火”。
24日晚,四川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就此事发布通报:“2025年7月24日12时30分许,我局接群众报警称:在公共停车场内,有一车辆行驶异常。接警后,我局民警迅速到场处置,涉事车辆主动配合停靠路边。经查,驾驶员蒋某(男,40岁)因长时间联系不上到蓉客人,导致情绪急躁,驾车在停车场内绕行。车上除蒋某外,无其他人员。车辆绕行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经检测,已排除蒋某酒驾、毒驾。目前,相关情况还在进一步核查之中。”
当天,比亚迪公司也通报称:“我们已关注到成都天府机场的事件,经核实:该车的刹车系统功能正常,事件与车辆本身无关。车辆由车主自行安全停靠,未造成任何碰撞事故和人员伤亡。我们已对网络谣言全面取证,并敦促发布谣言的媒体及网络用户尽快删除不实信息。”
竞争加速带来谣言传播更快
由于汽车智能化、网联化速度加快,不少消费者对于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尚未完全了解。毕竟汽车不是快消品,让消费者像换衣服一样换车并不现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普通消费者对于汽车新功能的认知难度。
同时,应对激烈竞争时,车企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与知名度,会不断夸大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的功能,这也误导了消费者的认知,反而为类似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另一方面,智能驾驶技术、智能网联技术目前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存在诸多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部分车企也会过度宣传一些未成熟的技术,而消费者难以辨别这些技术的实际成熟度,使得谣言容易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也看到上述情况正在改善。公安部交管局局长王强7月2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所搭载的“智驾”系统,都还没有实现“自动驾驶”的目标,驾驶人才是最终责任主体。如果驾驶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脱手脱眼”,不仅存在严重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还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及刑事追责三重法律风险。对此,公安机关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
在天府机场网约车司机“情绪急躁”的事件中,有网友提及这是4S店远程操控车辆熄火,而类似的传言一直层出不穷。那么,车企是否可以控制车辆熄火呢?在一家汽车网联供应商从事研发工作的陈泽虎告诉记者,“车企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是可以远程操控车辆,但未经用户同意属于违法行为,更会严重损害品牌形象,没有哪家车企会去干这种饮鸩止渴的事”。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近乎“白热化”,甚至不乏出现一家车企发生“误会事故”时,有其他车企会进行“推波助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能源汽车谣言的快速传播。
归根结底,新能源汽车的谣言市场广大,本质是技术革命与社会认知不同步的副产品。唯有通过技术透明打破黑箱、监管利剑遏制浮夸、公众理性破除焦虑、行业协作重建信任,才能压缩谣言的生存空间,让技术创新真正行驶在安全的轨道上。
潇湘晨报记者胡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