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起,海外游客在成都出行,变得更方便了——
从公交到地铁,只要拥有银联外卡、维萨(Visa)、万事达(Mastercard)或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银行卡,就能实现刷卡乘车。由此,成都成为全国首个支持境外银行卡直刷公交乘车的城市,并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内地又一个支持境内外银行卡直刷过闸乘地铁的城市。
游客获得更便利体验的背后,也折射出成都以“小细节”进一步“打开门迎宾客”的具体实践。
开放的“小细节”
“刷银行卡就能乘公交
让我探索城市方便很多”
在东风大桥公交站,匈牙利旅客Antal完成刷卡上车,随即前往自己此行的目的地——熊猫基地。“刷银行卡就能乘公交,让我探索城市方便很多。”与此同时,摩洛哥旅客Sana也为地铁推出的新举措伸出大拇指,“出行的便利让我对接下来的行程更加期待。我会把自己在成都的体验分享给家人、朋友,让他们自己也来体验……”
开放的细节在不少海外游客抵达成都的第一站——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同样有所体现。
就在几天前,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全面启用A3级毫米波门。由此,当海内外旅客在机场安检时,平均时长便由25秒缩短至19秒,“旅客过检通行更快,体验也更加舒适。”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安全检查站技术科科长李霏说。
拉升视角俯瞰全城,还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成都“即买即退”商店已超50家,原本设在机场的退税窗口“前移”至商场,旅客在购物环节就能拿到退税款;
东郊记忆推出双语智能导览,为国内外游客提供24小时全天候专业化中英文讲解服务,多数商家也开通外币支付服务。
此外,成都公交普遍实现车辆双语报站及公交站牌双语展示。成都地铁全线网配备了中英文导向标识指引,423座车站配置了多语种翻译机,能实时翻译10余种外语……
充分考虑到海外游客的需要,提供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能解决游客“痛点”的细节,也让成都距离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的“打造国际游客首选城市”目标越来越近。
开放的“大举措”
与114个城市“结好”
成都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
在成都开放的进程中,有打动人心的“小细节”,也不乏纵横捭阖的“大举措”。
拉近城市与世界交往的“距离”,成都在空中枢纽、陆地枢纽同时“着墨”。
先看空中枢纽——成都航空口岸国际及地区定期直飞客货运航线目前已恢复拓展至86条,基本形成畅联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的洲际骨干航线网络,并实现亚洲主要航点全覆盖。
再看陆上交通——成都国际铁路枢纽已构建东联日韩、西至欧洲、南拓东盟、北上蒙俄的国际班列线路网络,中欧班列、中亚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班列已累计开行超3万列,连接全球121个城市。
同时,以城市友谊拓展城市开放“广度”。成都举行2025成都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吸引来自全球29个国家的39个友好代表团参加。前不久,成都与塞舌尔维多利亚举行两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签署仪式,并向维多利亚赠送了象征两市友谊的彩绘大熊猫雕塑。至此,维多利亚成为成都第39个国际友好城市,成都市级层面国际友好城市与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达到114个。
以科技合作深化城市开放“深度”。成都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大会举办的38场专题活动,签署的28项合作协议,发布和启动的103项重要成果及新计划,让成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交流更广泛、更深入。
6月18日开幕的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以及即将举办的成都世运会,也让成都吸引到全球更多投资者和伙伴的目光……
有这样一组数据——今年截至7月1日,选择从成都航空口岸入出境外国人79万余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8.5%;今年1月至4月,成都市外商直接投资6.56亿美元,同比增长59.89%;集聚在成都的外资企业超过4000家,在成都投资创业和发展的外国人超过10万人——正记录下外国人、外国企业对成都开放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