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明确的文献来源和截图,敬请知悉。
2023年7月30日,俄罗斯联邦技术监督与计量局发布了一则震撼消息,引发了中国网友的广泛讨论与疑问。根据该局的声明,俄罗斯将禁止包括东风、一汽解放、中国重汽等多家中国卡车品牌进入俄罗斯市场。此消息一经传出,许多网友感到困惑,纷纷质疑,为什么一向友好的俄罗斯会突然作出如此决定,是否存在背后不可告人的原因?
卡车,作为一种大规模、高运载能力的机械设备,一直是工业化大国的代表性产品之一。美国的经典科幻电影《变形金刚》中的主角擎天柱,便是以一辆卡车为变形基础。除了美国,前苏联也是世界著名的卡车生产大国。苏联曾制造出多款世界知名的卡车,如嘎斯-66、克拉兹-255B等。尤其是MAZ-543卡车,早在1960年代便具备了运载弹道导弹的能力,显示出苏联在卡车技术上的先进水平。
相比这些工业强国,中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几乎没有卡车生产能力。由于国家刚刚起步,资源和技术都相当匮乏,如何解决军事运输、工业建设等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急需大量卡车来支援战争。面对供应不足的困境,中国向苏联求助,在1950年和1951年购买了大量苏联卡车,其中嘎斯-51卡车表现尤为出色,在朝鲜战场上被誉为“抗美援朝第一功勋车”。
然而,买别人的终究不如自己造。在抗美援朝结束后,中国便开始大力发展本土卡车制造,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成功研制出中国的第一辆卡车——解放牌卡车。这标志着中国卡车工业的起步,也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卡车产业迎来了飞速发展,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还成功开拓了国际市场。2024年上半年,中国卡车累计销售35.1万辆,其中越南和墨西哥是最大的市场。
尽管中国卡车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俄罗斯市场的表现一直平平。虽然俄罗斯是中国的邻国,但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俄罗斯一直偏爱欧美品牌,尤其是美国的福莱纳重卡和瑞典的沃尔沃重卡。在俄罗斯市场上,欧美卡车的市场份额一度高达43.9%。
然而,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中国卡车逐渐进入了俄罗斯市场。特别是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美对俄罗斯实施了严厉的制裁,特别是针对军事相关的领域,包括卡车。由于卡车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欧美的禁令使得俄罗斯急需寻找新的供应来源。此时,中国的卡车企业看到了这个机会,迅速填补了市场空白,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把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4%提升至2024年的58.3%。
然而,尽管中国卡车在俄罗斯市场取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但也并非没有挑战。俄罗斯本土对中国卡车的迅速崛起感到不安。首先,俄罗斯民众长期习惯使用欧美品牌的产品,对中国品牌的适应性差。俄罗斯人认为,中国卡车在噪声控制、使用寿命等方面与欧美卡车存在差距,尽管这些问题并不足以成为全面禁售的理由。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俄罗斯希望恢复并发展本国的卡车产业。自从特朗普上台以来,俄罗斯与美国的外交关系有所缓和,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的优势也逐渐显现,这让俄罗斯对中国的卡车产生了一定的依赖,甚至有恢复本土工业的压力。因此,俄罗斯不得不考虑逐步减少对中国卡车的依赖,力求恢复自身的卡车生产能力。
2024年5月,俄罗斯出台新规,要求所有在俄罗斯境内生产的卡车,必须在本土组装率达到50%以上,才能享受部分关税减免的优惠。这一举措显然是为了促进俄罗斯本土工业的复兴,并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中国的卡车企业如果想继续在俄罗斯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在俄罗斯建立生产基地,并提供综合保障服务,以推动俄罗斯本土工业的发展。
可以看出,俄罗斯的这一政策不仅是为了促进自身工业的回归,也是为了保障其在与中国合作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控制权。面对这种变化,中国如何应对,如何在俄罗斯市场保持竞争力,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信息来源:俄罗斯禁售部分中国品牌卡车,为何背后原因复杂?观察者网,2025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