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之前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设,反正自从诸葛亮开始北伐魏国之后,诸葛亮人生当中的唯一对手就登场了,他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司马懿。
按照小说《三国演义》的说法,诸葛亮一生当中有六出祁山的壮举,几乎每一次北伐魏国都是在准备非常充分的情况下,功亏一篑。
难道说诸葛亮的智慧不足以支撑北伐的事业吗?难道说诸葛亮的能力不足以与司马懿相抗衡吗?
从小说呈现的故事情节来看,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司马懿虽然也有大智慧,但每一次与诸葛亮交手的时候,似乎都不是诸葛亮的对手,甚至有一次还差点被诸葛亮烧死。
既如此,诸葛亮为何没有北伐成功呢?
嗨!大家好!我是虫子天下!只谈小说,不谈历史!
究其原因,估计不少人都会认为诸葛亮太固执,他每一次北伐的路线以及进攻的方式,都被司马懿算计的一清二楚,但他却依然选择一条道走到黑。
比如,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书中有这么一段描写:
且说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出关下寨,请先锋张郃至帐下曰:“……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今必出军斜谷,来取郿城。若取郿城,必分兵两路,一军取箕谷矣。吾已发檄文,令子丹拒守郿城,若兵来不可出战;令孙礼、辛毗截住箕谷道口,若兵来则出奇兵击之。”
看看,司马懿还没见到诸葛亮,就已经把诸葛亮每一步的计策看得明明白白,甚至接下来诸葛亮会有什么行动,他都猜测的八九不离十。
难道说诸葛亮猜不透司马懿的心思吗?
不然,对于诸葛亮而言,既然能把司马懿当作一个最难对付的对手,自然也就知道司马懿会看穿自己的一切计策。
既如此,诸葛亮为何还坚持兵出祁山呢?
之前有不少人觉得这是诸葛亮选择稳扎稳打的方式,毕竟诸葛亮是个不愿冒险之人,选择兵出祁山,诸葛亮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但是,虫子天下却发现一件事,那就是关于诸葛亮执意坚持兵出祁山的原因,我们都想错了。
不可否认,诸葛亮坚持兵出祁山有稳扎稳打的一面,但更多的则是诸葛亮不想在魏延面前示弱。
因为一开始北伐魏国的时候,魏延就曾提议从子午谷奇袭长安的策略,这与司马懿现在的说法如出一辙,足以证明这条路线完全是可行的路线。
但是,当时诸葛亮就否决了这个计策。
只不过在否决了这个计策之后,诸葛亮在后来的实际战斗当中发现许多问题不受自己当初设想的控制,比如街亭的失守等,豁然发现魏延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只是,作为丞相,作为一直都打压魏延的诸葛亮,就算明知是错误的,也只能选择硬着头皮走到黑,他绝不允许自己在魏延面前示弱。
所以,尽管自己的每一步都被司马懿看穿,诸葛亮却依旧坚持兵出祁山。
你们觉得,虫子天下说得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么情况呢?请留下你的评论!
下期预告:司马懿的慢一拍,为何能瞒过所有人?曹睿一个细节就是无法反驳的答案!
欢迎关注虫子天下,持续更新更多关于文学故事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