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作者一直在阅读金庸先生的各种著作,已经读完了天龙、射雕、神雕、倚天。目前,正在读笑傲。在阅读上述著作的过程中,也在考虑一个问题。金国在鼎盛时期,先后消灭了大辽国、北宋王朝,控制了整个北方地区。但是,大金国为何没有能够吞并西夏国呢?今天,我们就根据12世纪的实际情况,聊聊这个问题。
北宋、辽国、西夏对峙
首先,我们聊聊北宋、辽国、西夏国的对峙格局。北宋与辽国,属于对峙百年的老对手,类似于当年的英法百年争霸。北宋与辽国,各有优劣,谁也啃不动对方。至于西夏国,大体上控制了宁夏、甘肃等地,与宋朝长期对抗。从综合国力来说,西夏国与北宋相比,差得远。但是,西夏国有两个优势,能够与庞大的宋朝长期对峙。第一,盟友。
西夏国与辽国,属于半联盟的关系,共同对抗宋朝。一旦在战争中失利,立刻依靠辽国的力量,向宋朝施加压力。第二,西夏拥有强悍的武德。西夏军队的战斗力,非常强悍,例如铁鹞子、泼喜军、步跋子等等,都是硬骨头。无论是宋朝,还是大辽国,都曾经对西夏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但都没有成功。例如宋朝的五路伐夏,最终功败垂成。
北宋、西夏、辽国、金国同框
即便是后来的蒙古军队,消灭西夏的过程中,也遭到了非常强烈的抵抗。最终,宋朝采用了战略消耗和层层推出的战略,围堵西夏。其实,这个战略非常正确。当年,唐朝消耗高句丽、20世纪的10年对越鏖战,都是类似的战略。利用万里大国的人口、经济体量,长期消耗千里之国的有限资源。就在宋朝、大辽国、西夏国,相爱相杀的时候,东北方向的强敌,大金国崛起了。
1115年,大金国建立。请注意,金国建立的初期,控制区仅仅只有东北地区的一小片区域,和后来的建州女真部,情况差不多。但是,在10年时间内,金国完成了逆袭,1125年,辽国灭亡,金国几乎控制了整个塞外各地。随后,金国立刻发动了对宋朝的进攻。1127年,北宋灭亡,几乎丢失了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大片地区。
南宋、金国、西夏对峙
宋朝退守淮河以南,也就是南宋王朝。南宋大体上依靠淮河、襄阳、大散关等地,保住了半壁江山。请注意,射雕、神雕基本上就是这一阶段的故事。同时,宗泽、岳飞、辛弃疾、陆游等人(正好在读全宋词),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无奈。不得不说,岳武穆、于少保、张苍水,西湖三杰,万古流芳。
我们言归正传,聊聊金国与西夏国的关系。金国先后消灭了大辽国、北宋王朝,控制了淮河以北的大片地区。但是,一个问题出现了,金国为何没有继续进攻西夏国呢?
蒙元、南宋对峙地图
其实,金国也有自己的实际情况。第一,在几年时间内,金国先后消灭了辽国、北宋,占领了大片的地区。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地区,需要时间消化。金国在短时间内,无力进一步扩张。第二,金国消灭北宋政权之后的10多年时间内,一直忙于与南宋政权的战争,双方反复拉锯。韩世忠、岳飞、刘琦等名将,先后取得了一系列大捷,并且开始了局部北伐。
在这一阶段,金国根本无力发动对西夏国的战争,精力和兵力,都不允许。在绍兴和议之后,金国与南宋的大规模战争,基本结束。不过,双方都需要驻扎相当数量的军队,防止对方的进攻。当然,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很重要。西夏国自身,属于硬骨头。金国在短时间内,根本啃不动。同时,在辽国、北宋先后灭亡以后。
西夏国,立刻向金国称臣,成为了金国“名义上的藩属国”。其实,对于西夏国来说,向辽国、北宋、金国称臣,没有太大的区别。毕竟,地盘、军队,都是自己的。由于上述各种原因,金国没有力量、精力,对西夏国发动战争。请注意一个问题,金国入主中原以后,由于长时间没有战事,军队战斗力迅速下降。当然,后来的蒙元政权,也是这样。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随后,对金国发动了大规模战争。仅仅70年后,金国军队的战斗力,已经严重堕落。面对蒙古的大规模进攻,金国根本无力招架。为了躲避蒙古军队的兵锋,1214年,金国的首都,从中都(北京)迁移到了汴梁(开封)。公正客观的说,这一时期的金国,像极了北宋初期的模式。
1234年,金国灭亡,曾经不可一世的金国,成为了历史。随后,蒙古与南宋,展开了长达40多年的对峙、反复拉锯。在此期间,爆发了一系列的经典战役,例如襄阳保卫战、钓鱼城之战等等。《《神雕侠侣》,就是这一阶段的故事。直到1279年,南宋彻底灭亡,蒙元统一天下。不过,元朝的国运,不到100年。1368年,日月重开华夏天。
最近一段时间,作者还会写一系列武侠的文章,主要是“上头”。在之后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