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微风拂过街区,行道两旁的灯笼轻摇,青瓦坡屋檐下,游客在飘香的羊肉汤馆前驻足,土陶艺术馆独特的陶罐造型建筑,吸引着年轻人在国风街自拍打卡。
9月6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四川隆昌“港盈・新街里”文旅商业街区,探索县域特色消费新场景的蓬勃脉动。作为隆昌打造“城市会客厅”的核心载体,该商业街深度融合本地文化,以92%的开业率、月均超3000万元营业额,交出了一份激活县域消费的亮眼答卷。
▲“港盈・新街里”文旅商业街区
文化赋能:老街新生背后的消费引力
“每一块砖瓦都在诉说隆昌故事。”隆昌市港盈文旅公司总经理胡建军指着融合牌坊元素的广场向采访团介绍,坐落在街区的川南民居风格建筑,通过连廊巧妙贯通,将当地的传统要素——牌坊、古堡、古宇湖,以及夏布、土陶等非遗元素融入天幕、商家装修和公共景观设计。
据胡建军介绍,“港盈・新街里”文旅商业街区开业半年,新消费场景的带动作用清晰可见——月均营业额超3000万元,日均人流量达1.5万,“五一”、端午等节假日高峰时段人流量突破5万人次。“数据的背后,是精心策划的‘活动+街区’模式:从群星演唱会、年货节到‘隆昌一绝’的羊肉汤节、稻田虾音乐节,文化IP持续点燃消费热情。”
▲“港盈・新街里”文旅商业街区
在隆昌市商务和经济合作局局长代礼剑看来,“港盈・新街里”文旅商业街区最大突破在于“留客”:“过去游客看完牌坊就走,如今能住下来深度消费。”其直接拉动全市社消零总额从130亿跃升至160亿,更辐射周边县域,“微度假”定位正重塑区域消费格局。“周末专程带孩子来研学,白天玩陶艺,晚上看变脸、吃小龙虾,住一晚才尽兴。”成都游客张先生一家首次体验便决定留宿。来自自贡的陈女士则沉醉于街区夜景:“比其他城市商圈更有特色,国风街拍照出片,龙虾馆的稻田虾新鲜得让人停不下筷子。”
青年返乡:土陶新生代与产业新链条
在土陶艺术馆工作台前,23岁的陈晓娴专注雕刻陶坯。这位今年刚毕业的本地姑娘,因实习时遇见新街里土陶艺术馆开业而留下:“家乡有自己文化的土壤,比在外漂泊更踏实。”从零开始学习隆昌土陶技艺的她,暑期日均带领20多个孩子体验陶艺研学,最大愿望是“把家乡土陶传播出去,成为非遗传承人”。
▲土陶艺术馆
陈晓娴的选择并非个例。“港盈・新街里”文旅商业街区不仅吸引了40%的隆昌首店入驻,更成为青年返乡的孵化器。代礼剑透露,以土陶艺术馆为代表的文旅业态,带动了本地学生就业链条,“家乡情结+专业对口”让人才回流有了现实支点。
打造特色消费新场景的价值不仅是营业额,更是“让隆昌从路过地变成目的地”。“之前隆昌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概是130多亿元,去年以来,新街里等特色商业综合体建成投用之后,现在我们的整个社销零已经达到160亿元左右,增长非常明显。”代礼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