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国乒的许昕,球迷们总是会记得他在赛场上独特的直板打法,堪称“人民艺术家”。这位曾经在赛场上风光无限的奥运冠军,虽然成绩卓越,却多次表示自己不愿意成为乒乓球教练。从幽默的调侃到理性分析,许昕的言辞背后其实隐藏着他对职业选择的深思熟虑。
在一次直播中,许昕看到王曼昱的新教练任浩(约30岁)因为工作繁忙,头发变得稀疏,许昕半开玩笑地说道:“看头发这么少就知道是好教练”,并接着表示:“自己应该不会做教练,怕掉头发”。这句轻松的玩笑话,实则反映了国乒教练岗位的巨大压力。许昕用这种幽默的方式提到,像秦志戬早年白发、王皓被戏称为“老父亲”一样,教练需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去研究战术、管理队员心理、备战赛事,长时间的高压工作很容易让人感到身心疲惫。通过这番调侃,许昕传递了对这份职业压力的清醒认知。
许昕对是否担任教练的态度并非一时兴起,早在2016年,他就明确表示自己不会走教练这条路。即便到了2025年,尽管他语气略微放松,但依然明确表态“现在问我肯定说不当”,表明自己目前并无执教的打算。
许昕如今的职业路径选择较为多样,这也为他提供了更多选择的空间。与许多同辈的顶尖选手相比,他们大多数并没有走上执教之路:马龙担任中国乒协副主席,参与政策制定;刘诗雯则担任国际乒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致力于维护全球运动员的权益;张继科则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商业和综艺领域。许昕目前作为亚乒联副主席,已开始涉足国际组织管理,这让他有机会拓展自己的职业视野,同时享受商业化带来的更高收入和更灵活的工作自由度,远胜于日复一日的教练工作。
许昕曾提到过:“三十年只做一件事,想试试其他人生”,这句话透露了他对封闭式训练模式的疏远,以及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渴望。他希望能够尝试更多元化的职业路径,而不仅仅局限于教练这一角色。
此外,许昕对自己是否能胜任教练这一职位也有着深刻的思考。作为一名左手直板选手,他的战术体系大多依靠自己摸索,这让他缺乏同类型的教练经验。在他看来,“标准化执教”可能不适合他自己,也很难帮助其他选手提升。同时,许昕也坦言:“(队员)是有国家队教练的,让我去教不合适。”这其实暗示了他意识到顶尖运动员和普通选手之间的差距,以及从运动员到教练角色转换的难度。
因此,许昕“拒绝做教练”的决定并非轻率之举。他从幽默的言辞,到对职业现状的理性分析,再到个人兴趣与能力的深思熟虑,构成了他的选择逻辑。未来,许昕很可能会继续在国际组织中担任职务,或者探索更多商业化的机会,而不是重回赛场担任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