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凯文·乐福,回看他的职业生涯,由于和詹姆斯的合作,多次被媒体拿来和其他人比较;有人将他对比詹姆斯前搭档波什,又或者是前任狼王加内特。
但在很多没人注意的时候,不少媒体在讨论他时,总会时不时的冒出一句:
“他还是明尼苏达的那个两双怪兽吗?”
被很多人忽略的是,乐福最常被比较的对象,其实是他自己。
2008年选秀大会,乐福在首轮第五顺位进入联盟,随即被灰熊送往明尼苏达。而那一年,加内特刚刚远走波士顿,森林狼需要新希望。
寒冷的明尼苏达,给了这位大个子最温暖的掌声。
新秀赛季,乐福单赛季得到29次两双,篮板总数排在全联盟第九。特别是在凯文·麦克海尔接手球队之后,这位现代内线的天赋更是彻底解锁。
从2010-2012,凯文·乐福的名字开始疯狂的和数据联系在一起。场均轰下20+15,打出了单场31分31篮板的恐怖表演,连续入选全明星。
得益于出色发挥,他和卢比奥的内外组合,也一度让森林狼球迷们看到了久违的季后赛希望。
但幻想和现实之间存在落差,球队高层在选秀大会上频频失误,导致这支狼队只能在乐透区徘徊。即便他依旧能够打出恐怖数据,但和球队低迷战绩之间的落差,也让媒体和球迷们开始质疑,“空砍群群主”也成了他身上挥之不去的标签。
时间来到2012年,乐福跟随美国男篮拿到奥运金牌,这也是乐福第一次体会到胜利的滋味;而这段和詹姆斯在国家队建立的友情,也为后来的合作早早埋下伏笔。
2014年,骑士用状元秀威金斯换来乐福,骑士迎来全新三巨头。而在另一边,明尼苏达又一次进入重建时期,而对于乐福,他身上的“如果论”,似乎也从这时开始蔓延......
2015年季后赛首轮,乐福被奥利尼克拉伤肩膀,赛季报销。当年骑士最终落败勇士,对于球迷而言,他们心中也留下了一个问号:
“如果乐福没受伤,最后的冠军会不会又是另一种结果?”
2016年,骑士奇迹逆转夺得队史首冠。但作为球队三当家,乐福的表现并不稳定,虽然夺冠,但球迷对他的苛责丝毫不减。在克利夫兰的球迷墙上,不少球迷留下了不少讽刺内容:
“如果我们当初没送走威金斯呢?”
2017年欧文离开骑士,球队陷入动荡,詹姆斯孤身带队,乐福的表现依旧无法填补空缺。而在他身上的“如果论”也开始越来越多,如果他能撑起球队,如果他能成为真正的二当家,那几年的骑士会不会有不同结局呢?
2019-20赛季,骑士完全跌落神坛。欧文走了,詹姆斯也走了,只留下乐福一人留在这支后冠军时代的遗留队伍里。这支褪去光环的球队也逐渐走下舞台,等待再一次受到关注,是一个相当尴尬的画面:
老将乐福和队内年轻球员爆发矛盾,甚至直接在场上把篮球狠狠砸向年轻人奥斯曼。
从这一个回合来看,有人说是他看不惯队内年轻人,也有人表示是乐福在发泄自己压抑多年的不满情绪。当时没有人知道矛盾背后的真正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次事件,最终成为了乐福的生涯后半程转折点,在这之后,他的球队角色逐渐边缘化,最终被骑士放弃。
客观来看,乐福在森林狼时期的数据放在今天依旧吓人。6年时间,场均19分12篮板,队史榜单前列的得分、篮板;作为现代内线的先驱之一,他能在内线抢板,能投三分,也能长传组织。但即便如此,他在骑士永远被视作三当家,也从未得到完全认可。
詹姆斯在的时候,他是球队背锅侠;而詹姆斯走后,他又成了唯一的领袖。
回顾这位大个子的生涯,似乎存在太多遗憾:
如果森林狼高层当年更有眼光,他是否能带队进季后赛?
如果2015年没有受伤,他是否能帮助骑士击败勇士?
如果他能和年轻阵容相处融洽,会不会在骑士留下一个辉煌结局?
种种这些“如果论”,就像影子一样伴随着他整个职业生涯,但恰恰也是这些经历,让乐福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时代标记,他改变了世人对内线的想象,放大了四号位的边界;他赢得过冠军,也承受过苛责,见证过辉煌和低谷之后,或许他已经不再背负过往那些“如果假设”。
在篮球世界里,他早就已经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