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和小米集团核心高管共同现身新疆,直言为了测试小米YU7的高原续航、充电、防晒等,还带了20多位工程师。
不过,事情好像没有这么简单。
从雷军放出的合照中可以看到,拍摄地位于昆仑山脚下,值得一提的是,或命名为YU9的小米第三款车,其内部代号可能就是“昆仑”,并且有网友拍到了编号为039、041、066的多辆伪装车也在新疆行驶。
结合以上种种信息不难推测,小米YU9已接近发布阶段。
虽然小米官方没有公布关于YU9的信息,但网上的爆料已经铺天盖地。
动力方面,该车型已基本确定采用增程动力,或将配备80kWh大电池包,纯电续航有望超过400km。
个人认为这一消息可信度较高。小米要推出增程车其实从去年开始就有传闻,官方也一直没有辟谣,而且早在2023年,小米就曾发布“增程系统设计开发工程师”等岗位。
另外小米YU9纯电续航超400km的可能性也很高,其实从今年开始,新入局增程市场的品牌,包括小鹏、智己在内,旗下增程车的纯电续航都将达到400km+,小米预计会同步跟进,不然到时候竞争力就不够了。
车身尺寸方面,结合谍照图来看,小米YU9的车长有望超过5.2m,车高为1.8m左右,定位大型SUV,尺寸或与问界M9接近。
小米YU9的大量谍照图中,搭载激光雷达的测试车有,不搭载的测试车也有,但是同为SUV的小米YU7全系搭载激光雷达,同时竞争对手问界M9也全系标配,因此YU9全系标配激光雷达的可能性较大。
总而言之,小米YU9的产品力不会低,当然价格也不会低。
结合竞品定价和小米调性,YU9的售价大概率在38万-50万元区间,直接对标问界M9和理想L9。问界M9起售价为46.98万元,理想L9起售价为40.98万元,小米YU9作为后来者,可能会用低几万元的价格来抢占市场。
有人就要问了,小米SU7、YU7火得一塌糊涂,再推新车的话,交付怎么忙得过来?
首先得明确,小米不管交付量如何,都必须完善产品矩阵,这是为未来早做打算,毕竟如今一款车到底能火多久谁也说不清。
从产品矩阵来看,小米前两款车型覆盖了20万-30万级中大型轿车/SUV市场,而大型SUV这块“肥肉”还没啃。
小米YU9选择推出增程动力,也很好理解,虽说纯电是新能源车的终点,但是现在的补能条件还是没办法消除我们的续航焦虑,这个国庆假期高速充电桩大排长队就说明了问题。
说白了,增程车的受众有很多。现在理想L9、问界M9在40万级市场卖得火热,小米没理由放着这块增量市场不管。
如果小米YU9最终给到了400km+的纯电续航,预计还会采用800V超充技术,这对问界M9和理想L9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毕竟很多增程车主还是希望多用电而不是多加油。
另外从品牌向上的角度看,大型SUV是绝佳的“梯子”,问界、极氪等品牌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SU7 Ultra上市后,24小时大定突破了1.5万辆,要知道这款车定价高达52.99万元,足以证明小米有冲击高端的潜力。
小米用YU9对标理想L9、问界M9,既能借助竞品已经教育好的市场快速起量,又能进一步提升品牌溢价能力,百利而无一害。
不过,小米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
根据小米官网显示,目前小米SU7预计最长交付时间为36周,YU7为48周。车主提车要等大半年甚至接近一年,这还是在小米北京亦庄二期工厂已经投产的情况下,所以第三款车的交付又该如何保障?
先来盘一盘小米的产能状况,目前小米在北京亦庄共有一期、二期工厂,二期工厂还在产能爬坡阶段,稳定后整个北京基地年产能将达到35万辆。
另据报道称,小米今年6月成功竞拍了北京亦庄一块面积为52公顷的工业用地,或用于三期工厂。据公开报道显示,小米北京亦庄二期工厂从动工到投产大概用了15个月,因此预计三期工厂要等到后年才能投产。
还有小道消息称,小米将在武汉筹备超级工厂,相关岗位已经在招聘了。
小米位于武汉的超级工厂应该会主要生产增程车型,有消息称小米将会和东风合作,利用后者的闲置产能,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将极大缩短工厂建设时间,或许正好能匹配上YU9在2026年的上市交付,不过目前并不知道这座工厂的年产能规划。
保守估计小米YU9的年销量能突破8万辆,主要是豪华大型SUV的销量还是不能和二三十万的车型相比。
参考潜在竞争对手,问界M9去年卖了快16万辆,理想L9年销量稳定在10万辆左右,凭借小米的品牌号召力,YU9分流20%-30%的市场份额不成问题。但是最有压力的还是合资燃油SUV,明年大降价可能都很难维持销量了。
但小米也不是没有挑战,理想的“奶爸车”认知深入人心,问界有华为这块“金字招牌”,YU9能否打破固有格局,还得看最终产品力和价格。
雷军带着核心团队去新疆高原测试,验证续航、充电等关键性能,足以看出小米的重视程度,至于最终市场表现如何,估计不久后就会有答案。
2026年,国内豪华SUV市场怕是要迎来“重新洗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