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人类学会造船,开始海上贸易,海盗这个职业就出现了。但是在一个国家的历史上,甚至曾经支持过海盗劫掠,并且因此而崛起。
这个国家,就是荷兰。
荷兰,位于欧洲的西北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在中世纪时期,这里曾经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并在1463年独立。不过,当时的荷兰一直处于封建割据时期,直到16世纪初,被西班牙纳入哈布斯堡帝国的一部分。
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之间,是存在矛盾的。双方不仅宗教信仰不同,而且还存在着税收等压迫,最终荷兰开始反抗,爆发了著名的八十年战争。
在八十年战争期间,北方省中的七个省建立了七省联盟,成立了尼德兰七省联合共和国,也叫荷兰共和国。这,就是现代荷兰的开端。
不过,当时的荷兰,还不是非常强大,其陆军和西班牙的抗衡很难占到便宜。于是,他们把目标对准了大海。虽然当时西班牙舰队也很强大,但荷兰人认为,在海上打击西班牙,不仅机会更大,而且给西班牙带来的打击更强。
话虽这么说,荷兰真想要和西班牙在海上正面硬刚,也是很有难度的。于是,他们剑走偏锋,采取了一种极具时代特色的政策——颁发“私掠许可证”。
按照荷兰的规定,不论是什么人,只要拿到了这个许可证,那就可以随意组织船队出海,任何对帝国船只的掠夺,对荷兰来说都是合法的,只要将一部分战利品上缴给政府即可。
一个国家公开支持海盗,这在历史上确实是非常罕见的。但荷兰说了:我们这不叫海盗,仅仅是私人劫掠。
就这样,以阿姆斯特丹等城市为中心,形成了一条高度商业化的“掠夺产业链”——商人掏钱造船,船长招募水手,在荷兰官方的庇护和许可之下展开劫掠,抢来的货物一部分孝敬给官方,一部分拿来拍卖,换来的钱扩张船队。
到了17世纪,这种文化催生出了航海史上著名的两家公司——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如果你看过电影《加勒比海盗》的话,应该对东印度公司有比较深的印象。而1650年到1730年,正是加勒比的“海盗黄金时代”。
至于西印度公司,也是非常强的。在荷兰海军上将皮特·海因的率领下,其舰队在1628年在古巴海域劫掠西班牙白银舰队,一战缴获约合1100万荷兰盾的白银,相当于荷兰国库年收入的整整2倍!
这种劫掠模式,不仅自己形成了一条产业链,而且产生了一系列的深远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海洋贸易的垄断被打破,经济也遭受严重打击,从此开始没落,随之而来的是荷兰经济和国力的双重崛起。
不过,荷兰的“以盗养国”也没有一直维持下去,最终还是把海上霸权转交到了英国人的手中。
首先的原因,也是最直接的原因,自然是英国海军力量的崛起。在所谓的海盗黄金时代,不只有荷兰的私人劫掠,英国和法国的海盗也活跃其中,发展起了强大的力量。到了18世纪中叶以后,荷兰舰队渐渐敌不过英国舰队,最终退出海洋,并彻底瓦解。
不过,咱们要是深究的话,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咱们有一句老话:“马上能打天下,但不能在马上治天下。”这个道理,放在当时的荷兰也是一样的。靠海上劫掠崛起的国家,也不能永远靠劫掠生存。第一是因为,他们也知道,“抢”这种事终究是有点亏心的;第二是,他们建立起了强大的国家,不想再冒险了。第三是,他们已经不需要依靠抢就能赚钱了,那就是搞金融。
熟悉经济学的朋友应该知道,现代金融学就是在荷兰孕育的。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只股票,阿姆斯特丹也因此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通过全球贸易,给荷兰积累了巨量的财富,这就为金融学的发展提供了沃土。
比如我们提到的历史上第一只股票,就是为了分散风险而出现的。而证券交易所的出现,则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参与到投资中来。
另外,由于海上贸易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海上保险应运而生,起到了降低贸易损失的作用。
还有一些商人,在船队带回商品之前,就提前付款预定,对冲价格波动的风险,这也就是所谓的期货。
这就是荷兰的劫掠带来的另一个长远影响,那就是金融业的发展,这也促使荷兰从商业资本主义走向了金融资本主义。
随着荷兰在金融领域找到了稳定且安全地获得巨额财富的契机,海洋霸权也渐渐没落,他们最终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了金融上。而对海洋的统治,从此交到了英国人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