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及其《桐溪集》简介
整理徐厚冰
广德杨滩琳塘村,因曾经出了进士陈锡,而誉为“进士村”,陈锡“辞官孝母”故事广为流传。关于陈锡的事迹屡见不鲜。今笔者给大家讲述简单介绍陈锡及其遗作《桐溪集》,以补州志之阙。
一、陈锡简介
陈锡(1734-1766),源远次子,初名白朋,中进士出榜名锡,字箐莪,号鞭亭,又号桐溪,乡称桐溪先生。琳塘陈氏第二十世。乾隆二十七年壬午科第33名江南乡试举人,三十一年(1766)丙戍科以治《易经》中进士,授工部营缮司主事。
出生于雍正十二甲寅六月十五日卯時(公元1734.7.15),初授业于裘合溪、汪涵万、史遁翁三先生;州学生,授业于陈双溪先生;举后,授业于钱东麓、戴筤圃二先生。卒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丙戌十月二十九日戌时(公元1766.11.30),享年三十三岁。
父源远,母裘氏;妻桐川梅圩痒生濮阳素次女濮阳宜人,享年八十二。子四谔、谦、楷、诓、谊;女三。
兄惇,举人,滨海、宁化、福宁、漳浦、泉州等地任少卿、判官、县守,颇有政绩。
州志传曰:“六岁丧父,哀痛如成人。比长,好读书,得官。以母老乞归,色养备至,母偶有怒,锡辄牵衣索果为小儿状,母为开颜。其至性有过人者,未几,以疾卒。生平喜游,所至题咏,说者谓有建安风骨,其友濮阳模为其辑遗稿,名《桐溪集》。”
二、陈锡《桐溪集》
陈锡虽然英年早逝,却却富诗文,然而仅存仅存半部文集,翰林院编修梁上国(1750-1818)在《桐溪公传》里道出真相——
陈锡年轻时好游山玩水,曾经芳钱塘江、九华山等胜地,写下了许多绝妙诗词,书稿都被羡者索去,没留底稿,“胸襟壮阔,诗句皆有神助,闻者羡之,生平著作甚富。自以方当壮盛未足珍惜,毎一稿出輒为人所持去。”
在告假奉母期间,陈锡把自己的游记诗词编为《北游草》,给同乡好友濮阳模(字眉海)校点。不久突得重病,即逝时,嘱托濮阳模将遗稿搜集成集,然而陈锡病逝后,装殓时诗稿大多被毁。仅存少量文稿,而且手迹狂草,难以辨认。虽然经濮阳模整理,只有半部诗集,易《北游草》名,以陈锡字号为诗集名《桐溪集》。
同时,梁上国亦提出了搜集完整陈锡诗文的期望,“倘所散佚及人所藏弄者,他日或可合成全貌,其卓然可观。”
三、精选《桐溪集》诗句
《登岱》:“地远如天色,云流作雨声。”
《谒伍相祠》:存亡双目炯,忠,一生劳。”
《舟晓》:“凉风偏拂枕,残月独依舟。”
《书怀》:“旅梦空随鸿雁去,归情不待杜鹃催。”
《丹夜》:“山更带雨长画月。”
《梅》:“半窗风雪落灯花,花或沉着或淡远。”
【结束语】
如今,杨滩镇燎琳村(梧溪村与琳塘村合并而成)是国家级美丽乡村,以陈惇、陈锡的孝道为主题的“惇锡廊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美好乡村建设中文旅融合的典范。
讲好广德故事,传播广德文化——
美丽燎琳
人文广德
欢迎您
搜集整理徐厚冰,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宣城市文史研究会会员。网络图片,侵权立删,谢谢。转发此文时,请标明作者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