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 / 2025年健康骨骼科普传播大会现场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刘家碧
编辑 | 袁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约有900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需要管理的低骨量人群更为庞大。结合我国骨质疏松症防控现状,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在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2025年健康骨骼科普传播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共同发布2025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健康体重 强骨健身”。
健康体重和健康骨骼有什么联系?预防骨质疏松,为什么要做好体重管理?大会上,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夏维波教授对“健康体重 强骨健身”这一主题进行了解读。夏维波教授强调,科学管理体重与骨骼健康密不可分。无论是低体重还是肥胖症,都会增加骨折风险,其中腹型肥胖的人、腰围更大的人骨折风险更高。夏维波教授提示,公众应当减少体脂尤其是内脏脂肪,同时通过锻炼保持和增加肌肉量,以促进骨骼健康和全身健康。
怎么管体重才能预防骨质疏松?
围绕“健康体重 强骨健身”的主题,与会专家们分享了许多科学、实用的“壮骨干货”。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侯建明教授特别提醒,短期内过度减重会导致骨骼质量、强度下降,增加骨折的风险。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主任医师杜艳萍补充,减重期间可以多吃点牛奶、豆制品等高钙的食物,多吃点鱼虾等优质蛋白;进行有氧、力量训练,并保障充足的光照。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南大学代谢内分泌研究所所长谢忠建教授分享,阳光下自己影子的长度如果比身高短,就说明光照充足。关于老年人促进骨骼健康的方法,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副主任岳华教授表示,保留住肌肉对于老年人的骨骼健康来说非常重要。老年人保肌和增肌不能急于求成,可以做适合自己的拉伸运动、平衡锻炼、抗阻力运动等。
随着年龄增长、骨量下降,如何减低骨折风险?
骨质疏松的发病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徐又佳教授介绍,人的骨量从40-50岁开始出现骨量下降的“拐点”,而骨量下降的拐点,就是我们应该重视增加骨量和预防骨质疏松的起点。
大家该如何监测自己的骨骼健康情况?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第六医院骨质疏松中心主任章振林教授提示,公众应当了解自己的骨密度,发现问题后及时就诊并进行抗骨松治疗,才能有效降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风险。
在骨质疏松的诊断和治疗上,科技创新的力量不可忽视。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李梅教授介绍,在诊断方面,人工智能可以自动检测骨折的风险;在治疗方面,除了钙和维生素D是非常重要治疗基石外,还可以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如雌激素的替代疗法,双膦酸盐、地舒单抗等抑制骨丢失的药物,甲状旁腺素的类似物等促进骨形成的药物,还有双重作用的药物,现在还有多学科合作打造的新的诊疗模式等。
李梅教授总结,公众应当积极了解自己的骨骼健康状况,并建立信心,积极应对骨质疏松。
上一篇:佩通坦为何此时“辞职”?
下一篇:“一元剧场”如何浸润乡村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