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军
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誓师北伐,以黄埔学生为中坚力量的北伐军挥师北上,目标直指当时北洋军阀实力最强的三股力量,即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奉系军阀张作霖。其中,吴佩孚起家于北洋新军第3镇,孙传芳曾长期效力于北洋新军第2镇,称他们为北洋军阀也算贴切。
张作霖剧照
张作霖招安后编入巡防营旧军
但张作霖系东北绿林出身,后来被清廷招安,改编为负责地方治安的巡防营。他既未在北洋系学堂军校中接受培训,也未在北洋新军六镇及其衍生部队中任职。相反,张作霖作为旧军将领,在沈阳驻防期间还与隶属新军的第2混成协屡次发生摩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张作霖亲自率部血腥镇压第2混成协起义,挤走该部统领蓝天蔚,暗杀孙中山特使张榕,帮助清廷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稳定了局面。
因此,张作霖为首的奉系集团系脱胎于旧军,与袁世凯北洋军为首的新军系统没有任何关系。不过,张作霖思想并不守旧,他在辛亥革命期间靠着积极镇压革命,官职不断擢升,一路从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升至关外练兵大臣、第24镇统制(师长),并兼奉天巡防营总办, 掌握奉天省军政大权。麾下部队也从5个营迅速扩充至15个营,最后达到1个师。
袁世凯
袁世凯掌权后才紧急转身投靠
1912年2月,袁世凯武力逼迫清帝退位,自己在北京就任大总统后,张作霖立即见风使舵,积极表示拥戴,被袁任命为陆军第27师师长。此后,张作霖数次到北京觐见,并当面向袁世凯表示支持其“速正大位”,让本就一心登基称帝的袁世凯心中颇为受用,任命其为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奉天巡按使等职,牢牢掌握奉天全省。
靠着这种实用主义精神,张作霖在袁世凯死后的岁月里依然混得风生水起,趁着内地军阀混战之际,掌握了吉林、黑龙江、察哈尔等省控制权,还趁着直皖战争的机会,将实力延伸至关内,参与了北京内阁的组建;后来又通过两次直奉战争,逼迫曹锟、吴佩孚等直系首领下野,自行控制了北京政权。
北伐战争时当选北洋政府首脑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各地旧军阀在北伐军的步步紧逼下,被迫实行大联合,组建所谓的“安国军”,并公推实力最强的张作霖就任“总司令”。1927年,在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并组建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第32届、也是最后一届内阁。
因此,从政治意义上说,张作霖勉强能够列入北洋军阀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