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第十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于南京江北新区启幕。这场大会,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及香港交易所共同主办,吸引了包括4位两院院士在内的近千位学界、产业界及投资界大咖前来参会,其中不乏先声药业、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绿叶生命科学集团等知名药企负责人,8款重磅创新药的临床数据也在此披露首发。
当医药创新与投资领域“最强大脑”齐聚新区,将带来怎样的前沿洞察?这个医药界的盛会,又为何选择在第十届这样一个极富承前启后里程碑意义的节点落地江北新区?
医药创投“风向标”,十年首次落地南京
说起生物医药产业,似乎总离不开“创新”“投资”两个关键词。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从全新靶点的发现,到革命性疗法的诞生,无不源于此;而投资,则是将前沿技术变为普惠产品的关键,支撑着一款款新药走过漫长的研发与临床周期。
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正是将这两个关键词结合。自2016年首届召开,就专注于探讨全球医药创新趋势,为“政产学研用金”搭建合作平台,已成为国内医药创新与投资的“风向标”。
大会第十年,首次落地南京、来到新区,也带来更前瞻的议题。
为期2天的大会,开设诸多分论坛,聚焦抗肿瘤新药、基因与细胞治疗、AI赋能医药研发等前沿领域,还覆盖核药、减重创新药、儿童药等热门主题,由知名科学家与药企负责人作分享。
探路产业发展趋势的同时,大会亦有更开放的生态。创新药授权出海有哪些模式?商业保险如何支持创新药发展?医保支付改革有什么新动向?各种政策解读、投融资战略,以行业洞察与决策参考,为创新指明方向。现场还设置路演专场与企业展区,为技术与资本提供精准对接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中,“南京江北新区-香港生物医药产业交流会”亦是一个重要分会场。香港“代表团”与新区企业代表、投融资机构等深入交流,共话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的火花碰撞,新的浪潮也由此涌现。
十余家企业“排队”上市,这里蕴含无限可能
一场大会,聚焦“创投”,全国医药大咖齐聚,既是为创新药行业发展蓄力加速,更成为区域产业活力的展示窗口——作为本次大会的举办地,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同样势头火热,正成为不少“医药人”的目光交汇之处。
例如,大会前夕,一支由与会嘉宾组成的“探秘团”,就走进了新区生物医药谷。嘉宾们大多“慕名而来”,现场交流热烈。
这个总占地面积20.51平方公里的园区,集聚着生物医药企业1300余家,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8。截至目前,园区已上市药品402件、医疗器械产品1261个,包含6款一类新药,50余项产品技术均为国内外首创。在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的生物医药产业,这样的成绩足够亮眼。
创新活力持续涌流,而在资本市场,新区“引擎”同样持续轰鸣:今年6月,新区企业药捷安康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仅隔月余,维立志博的开市锣声再次激荡香江;距离药捷安康仅6分钟车程,药康生物曾创下成立5年即上市的“行业神话”……
目前,新区药谷已自主培育上市企业7家。放眼药谷“上市储备库”,还有十几家种子选手正“排队”闯关IPO,应世生物、英派药业已递表港股。药谷企业“梯队有序、接力上市”的良好局面,正吸引更多目光。
既有前沿创新,也能赢得资本市场瞩目,如此蓬勃生机,本次大会选择新区举办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
“经过十年积累,来到南京、来到江北新区的企业越来越多,项目越来越多。江北新区还有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这里有更多合作机会和想象空间!”谈到为何选择新区作为大会“整岁生日”的举办地,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副会长、先声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任晋生这样说。
这是来自行业的认可,亦铺开更多期待:这些远道而来的医药界大咖们,也将为这片热土注入更多信心与活力。新的合作机遇、新的项目落地,大江北岸,一个更具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正崛起。
通讯员 江小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丽媛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