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里来九重阳,重阳美酒菊花黄。
家家登高饮美酒,孟姜女举杯不成双。
——孟姜女
《孟姜女·十二月调》,是我很喜欢的一首黄梅调歌曲。
我知道,它的版本有很多,而我只听过其中一部分。
《孟姜女》的故事,诚如《游龙戏凤》中所唱的那样:“秦始皇,大混账,焚书坑儒建阿房,万里长城民遭殃,还害死了范杞良。”
反正就是两个字:暴秦。
当然,历史上汉承秦制,享国祚四百余年,也没人说汉朝的暴汉。
从这个角度看,秦制本身并不支持暴政。
当然,这不等于暴秦不存在。
毕竟,秦始皇对老百姓实在是残暴。
秦始皇筑长城,其历史功绩当然应当认可。就连我们现代人唱歌,也会放声高唱“万里长城永不倒”。
即使站在人民立场看,当时筑长城也是应该的。
然而,秦始皇筑长城,依旧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当时,秦始皇同时在建三大项目:兵马俑、阿房宫、万里长城。
兵马俑是什么?阿房宫又是什么?
是秦始皇私人的陵墓。
秦始皇为了做兵马俑,建阿房宫,征用了大量的民夫。这本就是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力的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又要筑长城,势必又要再征用大量的民夫。如此一来,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越发严重。
翻开历史书,不难发现,在当时,筑长城才是唯一必须的项目,关乎华夏民族的未来命运。
可是,做兵马俑、建阿房宫,在当时并不是必须的项目,其实是可以先暂停的。如果当时把这两个项目停下来,对社会的压榨就不会那么严重,也就不会被扣上暴秦的帽子。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秦始皇是把这三个项目一起做的。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就把社会生产力压榨干净,把老百姓逼迫到民不聊生,秦朝的国祚自然长不了。
所谓暴秦,本质上就是不管生产力能否支撑,直接就把大项目一起上,导致社会承受不住压力,直接崩溃。
说白了,这不是秦制的问题,而是秦始皇个人的问题。
虽然汉承秦制,但是刘邦等人并不会一口气上好多项目,去把社会生产力压榨干净。
所以,历史上自有暴秦,没有暴汉。
甚至可以所,虽然秦始皇以来,两千余年皆用秦制,但是只有暴秦,却没有暴其他。
不得不说,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政权来说,怎么上项目,上到什么程度,是一门大学问。只有上到恰到好处,才不会浪费社会生产力,又不会超出社会生产力的负荷。
秦始皇,乃至秦朝的整个朝廷,其实都不会这一门学问。否则,也不至于被后人称作暴秦。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没有前朝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要自行探索,能开启被后世沿用两千余年的秦制是很不容易的。秦始皇能被现代人称作“迷人的老祖宗”,不是没有道理的。
孟姜女。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