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坚信AI时代,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思维模式。致极学子最核心的思维模式是“用管理公司的视角,经营人生”。因为不论孩子未来接班与否,人生的CEO,都只能是他自己。
企业家如同钻石一样,是在特殊地理和地质条件下才能生成的一种物质,造不出来。但是企业家精神并非神秘的天赋,而是一种可以训练的实践。具体怎么做呢?围绕企业家精神的3个内核:内驱力、创业精神、领导力,我想和大家分享全球教育创新以及我们,正在探索和实践的一些成果。
企业家精神的内核:
创业精神、内驱力、领导力
1. 像创业一样去学习,鼓励学生去探索、去假设、去验证,甚至去“失败”
今天教育最大的问题是,过分强调唯一正确答案,而这恰恰扼杀了创新的萌芽。
我们来看这所被比尔·盖茨称之为“每一个美国孩子都为之向往”的创新学校,它叫High Tech High,当你走进它,或许会感到有些迷惑。这里完全不像一个学校,更像个工厂、创业公司、或者美术馆。教室不再封闭,而是完全开放或半开放的空间,所见之处是各种各样的“展品”:机器人、海报、横亘在走廊中的木桥、墙面上的巨大机械装置等等。这里甚至打破了“45分钟静谧,10分钟喧嚣”的时间结构。
学生们有的行色匆匆,为一个未完成的项目废寝忘食;有的则沉浸在自我的思考空间里。老师混杂在学生中间指导,课堂看起来“乱糟糟”的。但正是这种看似儿戏的松散,背后是项目式学习带来的高度自律与内驱力。这所学校创校25年,保持着96%的大学升学率。
它的成功证明了:当学习像创业一样,从一个真实的问题出发,让学生去探索、假设、验证,甚至经历失败,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将深刻到融入血脉。而项目式学习的精髓,恰恰在于拥抱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这对老师是巨大的挑战,因为你必须放弃对课堂的绝对掌控,信任学生,让他们在真实的问题中打破学科边界,学会协作与创造。
今天这场《教育与传承论坛》,本身就是致极学院同学们的一个项目式学习课程。在过去的2个月,他们像一家创业公司一样,有CEO、COO、CFO,分工协作,将活动方案迭代了整整16个版本。从项目管理、嘉宾沟通、营销策划、财务核算,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决策、协同作战,并对最终的结果负责。
会场门口展台的体验设计,也都出自他们之手。今天这场真实的呈现,就是他们的PBL路演。我也邀请各位成功企业家们,在茶歇时移步门口的展台,去和我们的同学们聊一聊。您的一句鼓励、一个建议,都将为他们这场精彩的“创业学习”注入最宝贵的智慧。也请大家不吝提携,多多关照这些年轻的未来企业家们。
教育中要真正培养创新文化,核心我认为是要形成正确的失败观。创新必然伴随着试错,伴随着不确定性。成功重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致极,我们提倡“有价值的失败”。这种拥抱不确定性、将“失败”视为宝贵学习机会的心态,正是企业家精神的精髓。
2.内驱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
企业家精神的第2个关键词是内驱力。为什么学习,要远比学什么怎么学重要。那么,学习动机的问题怎么解决呢?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躺平”的时候,有时并不是孩子真的有问题。换个环境,给到他足够的自主感、胜任感,“躺平”的症状大概率也就消失了。在AI时代,学习资源不再稀缺。每个孩子都可以有一位博士生水平的AI助教,24小时响应个性化辅导。
美国的Alpha School,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学校时间表,推行一种高效的“任务制”学习。学生们每天上午只用2到3个小时,在AI的辅助下,高度专注地完成全部核心学科的知识学习。AI会实时评估他们的掌握情况,确保他们真正理解了,才会进入下一个知识点。而下午的时间则用于他们自己感兴趣的深度项目,可能是像我们的年会项目,可能是拍摄一部纪录片,也可能是策划一场社区活动。学生需要与导师签订一份 “目标契约” ,然后为自己项目的进度和学习成果负责。
▲致极学子与IDP导师亲切对谈,交流自己的学习计划
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孩子们被动听讲的时间被压缩,真正拥有了对自己时间和学习内容的“掌控权”时,他们的自主感和责任感被极大地激发了。 他们不再是为老师、为父母而学,而是在为自己的“契约”和热爱而学。结果呢?Alpha School的学生用极短的时间完成了学术要求,成绩却能常年稳居全国顶尖的2%。这充分证明,内驱力一旦被点燃,学习效率将呈指数级增长。
在致极的「未来企业家班」,每位学习者入学后通过能力评估,会拿到一张属于自己的“学习地图”。这张地图清晰标注了TA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正在探索的技能,以及下一步的学习目标。能力强的部分,可以跳过进度直接挑战更高难度,暂时落后的部分,可以在自己的节奏里“打怪练级”。学习不再被固定的年级束缚,而是以每位学生的掌握程度为节奏,学生在过程中搭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图谱。不仅让“学霸”不再无聊,“学困”也不再沮丧。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轨道上成长,你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自我超越是唯一的追求。这样的设计很像游戏里的“闯关”机制,学习者在不断“解锁新技能”的过程中,真正激发出学习的内驱力,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教师的角色,从讲台上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陪伴在学生身边,激发潜能、塑造品格的教练。
很多时候家长以为孩子在躺平,其实是孩子被控制得太满。自主感,是人类动机的起点。如果一个孩子对自己的人生都没有掌控感,又怎么会有内驱力呢?企业也是一样,当控制越多,创造就会越少。
▲致极未来企业家班进行《开启财富智慧之旅》课程
3.领导力,是用你的知识与能力去温暖一个角落、影响一群生命、服务一个社区
企业家精神的第3个要素是领导力。当AI能够给出各种“最优解”的时候,未来领导力的核心,恰恰是去考量人的感受、组织的长期文化、社会的公平正义等无法量化的因素,最终做出融合理性分析与人性温度的决策。
在致极,我们有来自20个行业龙头企业的董事长、CEO们组成的全明星行业导师专家团队。他们每一个人的亲身经历都告诉我们,领导力无法在真空中学到,它必须在真实的挑战、复杂的人际互动,尤其是在服务和影响他人的过程中淬炼而成。
上学期,我邀请AI大模型公司、AI创业公司的CEO们,走进学院的课堂,开展了“AI+未来致极”的创新创业项目式学习。同学们从最熟悉的学习生活场景出发,辨识问题、定义问题,并且学习与AI协作,尝试解决问题。做了7个方向的AI Agent。
▲宋琼院长与学生合影
让我很感动的是,期末他们和唐宁总的宜信公益基金会一起,将自己理解的AI,带到了四川的一所乡村学校,为那的孩子们举办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场校园科技节。那一刻,致极学子不再是课堂里的学习者,他们成为了组织者,协调资源、设计活动、克服障碍,更重要的是他们去到乡村,蹲下来,用最真诚的耐心,去引导那些从未接触过AI的孩子们,去触碰未来,去激发他们眼中好奇的光芒。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运用了AI工具来做活动策划和宣传,但技术并不重要。真正接受考验的,是他们的同理心、沟通力、责任感以及服务社会的初心。
他们深刻地体会到,真正的领导力,不是个人的成功,而是你能否成就他人,能否用你的知识与能力去温暖一个角落、影响一群生命、服务一个社区。
学生故事:寻找自我;
寻找与家族、与世界的关系
最后和大家分享2个致极学子的故事。Ethan来自宁波一个企业家的家庭。我第一次见他就觉得这孩子很聪明,但是有点“低落”。他没有那么健谈,但总是冷不丁地迸发出一些深刻的观点。因为是他的IDP导师,我有幸走进了他的故事。从小学到初中,Ethan一路都是尖子生,在择优录取的考学系统中,他顺利进入了市重点高中。当他的同学们都在埋头冲刺高考的时候,他却在思考,这样玩命刷题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按照既定的路线,浙大已经在向他招手。但他却执着于直面“为什么学习”这个真问题。
他开始大量的阅读,他读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读尤瓦尔的《人类简史》,读格尔茨的《虚无主义》,试图从书本中寻找答案。他说,人生没有意义,但活着说不定就能找到意义。幸运的是,Ethan在致极重新找回了学习的意义。他在复旦大学哲学院白彤东教授的《中国思想与哲学》课堂上被点燃了,反思式的思考方式成功激起了Ethan的好奇心,他说自己仿佛被开启了一扇门,想要去弄懂那些伟大哲学家们的思想,这很有意思。
如今,Ethan已经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哲学专业,但他却反感用哲学“装深刻”,他说“哲学对我最大的帮助是思考方式的转变,我并没有奢望靠哲学找到世间的真理。这就像,你在攀登高峰的过程中,把身体锻炼得更强壮了,最终峰顶到底存不存在,就已经不重要了。”Ethan的新学年,在哥大选修了更多经济相关的课程,他认同钱很重要,钱是现代社会的血液。他不排斥接班,也坦言管理企业是个人风格很强烈的一件事,自己应该会比爸爸更有创新和冒险精神。相比于3年前,那个有点“低落”的Ethan,如今的他用“自我追问”替代了“他人期待”,就像他说的“我不可能成为任何人,除了我自己”。
如果说Ethan是在寻找自我,那么Laurel则是在寻找她与家族、与世界的连接方式。
Laurel是工坊兄台企业家的孩子。来致极之前,她因为疫情从墨尔本大学休学,陷入很长时间的自我内耗。用她自己的话说:“来致极前,我很迷茫和焦虑,不爱说话,和父母的沟通也很少。更不喜欢在人群里,我只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是致极让我变得自信和包容、有清晰的目标,也更有责任感了。”而这一切又是如何神奇地发生的呢?Laurel回忆,最初她是困在了对自己的不接受和不自信里。而当发现,在这所小而美的学校,每一个观点和声音都会被倾听和重视,而不是被无视或者嘲笑的时候,她慢慢愿意在公众面前发言,愿意主动和别人交流了。这也造就了她去美国后,开始享受和各种肤色的人交流或相处,去理解和包容他们的观点和感受,更理性地面对持有不同世界观的人。
Laurel说自己最初内耗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事情一多就想逃避。通过致极的特色课程:IDP个人发展计划和学生私董会,她的内心得到了真正的成长。她在学院的开放式图书馆,读到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书籍让Laurel受益匪浅。在校期间,她还创办了致极文化人社,她说自己之前没有什么团队精神,一对上“人”的事情,就觉得自己毫无底气,宁愿单打独斗。但是身边的同学们给了她很多鼓励和帮助,让她从现实层面了解到团队的重要性。当家族企业计划开拓北美市场时,在美国读大学的Laurel主动请缨,成为了新市场探索的“先锋”。
教育的奇迹从来不是改变别人,而是让一个生命重新相信自己值得被看见。
▲Laurel获得致极学生最高荣誉-CARE大奖
人生的CEO,只能是你自己
有使命感的学校和没有使命感的学校是不一样的,就像有使命感的企业和没有使命感的企业是不一样的。
我坚信AI时代,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思维模式。致极学子最核心的思维模式是“用管理公司的视角,经营人生”。因为不论孩子未来接班与否,人生的CEO,都只能是他自己。CEO最重要3件事:战略决定方向、战术配置资源、复盘评估结果。孩子们如何做好自己人生的CEO呢?也是3件事:战略上要通过探索越来越清晰,我是谁、要去哪、为什么做。战术上要刻意练习,怎么做、谁能帮我、如何分配时间和金钱。同时很重要的是,养成复盘迭代的能力和习惯。
上周,我带学生们梳理《个人财务报表》,并且搭建了自己的AI财富教练,用5个核心指标诊断自己的财务健康度。他们直观的觉察到金钱的流动,理解了作为人生的CEO,个人储蓄率就像公司的利润率。课后也都拟定了自己接下来一个月最想改变的一笔消费习惯,并计算它每年能节省多少钱。有人说,我少在游戏里氪金,一年能省1万;有人说,我减少买眼镜,一年可以省3万4。他们理解了“每一笔钱,都有机会成本”,不要陷入消费主义陷阱,储蓄率直接决定了自己有多少钱可以用来投资。
▲致极未来企业家课程
大家还用“人生CEO”的框架,思考人生重大决策,讨论“如何选择婚姻伴侣”。孩子们说,婚姻首先得“你爱我、我爱你”,但光有感情是不够的,还要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婚姻,战略上得使命愿景价值观一致,战术上2个人得互补共赢。所谓投胎看命,但婚姻是我们作为人生CEO最重要的“战略投资”。因为婚姻意味着并表,2个人的《财务报表》合并成了《家庭财务报表》。万一这笔战略投资失败了,要离婚,资产重组就损失惨重了。我们还用复利思维去思考,为什么不能躺平,要追求每天进步一点点。因为假设每天进步0.01,365天也就是一年后我就提升了37倍。但如果每天退步一点点,一年后我就几乎归零了。孩子们很聪明,问我:那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呢?我们又一起算了算,那一年后也能提升1倍。
AI时代的教育,学校的使命绝对不再只是教知识,今天AI的知识储备和信息处理能力,已经是博士生水平,显然人类在这个赛道,毫无胜算。那学校的使命是什么?我认为是要提升孩子们的思维模式,激发他们内心对于“星辰大海”的渴望,引导他们去打造属于自己的“方舟”。当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热忱所在,发现了真正驱动自己的力量时,他们自然会找到成就自己、帮助他人、影响世界的途径。
AI,人工智能这个术语诞生于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当年召开会议的资金,还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支持的7500美元。人类能够创造智能,凭借什么力量?耶鲁大学生物物理学家哈罗德2002年就写过一本神书《万物涌现》,他在书里提到,“涌现”可以解释从量子力学到文明社会的大量演化现象 “涌现”就是简单规则加巨大规模,实现系统的升维。AI的发展也符合“涌现”原理,随着模型的参数量、训练的数据量、以及算力的增加,模型的性能呈现出可预测的、系统性的提升。我们甚至无法解释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但大力就是能出奇迹。
我们办学校,也在构建这样一个模型,简单规则是我们坚信的“企业家精神”,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回归到这个简单规则。因为我们相信教育是人影响人的过程,只有具备“企业家精神”的老师,才能带出有“企业家精神”的学生。巨大规模,我们是在举社会之力办学,在此我也要特别感谢,过去5年里,给到致极学院支持的企业界、学术界,不局限于这个页面所能呈现的各界朋友们!我想,我们都有一份共同的愿景:中国的新世代,能够“涌现”出更多,具有中国根基和世界视野的“未来企业家”!
Ethan的方舟是“好奇心”,Laurel的方舟是“责任感”,Harry的方舟是“勇气”,Neal的方舟是“创新”,Yumi的方舟是“自信心”,Floyd的方舟是“团队精神”,Root的方舟是“坚毅”,Fiona的方舟是“诚信”,Wendy的方舟是“自我超越”...从一叶扁舟开始,属于他们的时代征程才刚刚起航。藤校名校也不过是他们漫漫航程中的一个浮标,“企业家精神”才是流淌在他们身体里的血液,让致极学子们有无穷无尽的内心力量,驶向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