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一竿竹
作者:邓海华
假如我是一竿竹,我不愿做板桥笔下的孤竹。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竿立在破岩中的翠竹,虽尽显傲骨嶙峋,却藏着无人懂的孤寂。竹身的每一道皱纹,都刻着独处的清寒,竹叶间的每一声轻颤,都透着知音难觅的怅惘。往来的赏画人赞叹着它的坚韧,却无人能解它扎根贫瘠的落寞,让这份孤高压得人满心怅然。
孤竹太孤寂,孤寂得让人形影相吊。
假如我是一竿竹,我不愿做潇湘泪染的斑竹。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九嶷山下的斑竹,是娥皇女英的泪痕所化,千百年来承载着生死离别的哀婉。春雨洒落,竹影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湘水之畔的相思绝唱。泪痕浸透竹骨,哀戚萦绕林间,每一片带斑的竹叶都写满了道不尽的悲怆。
斑竹太伤情,伤情得让人心碎神伤。
假如我是一竿竹,我也不愿做网红庭院的观赏竹。
她被修剪得形态规整,困在精致的花池里。游客们举着手机频频拍照,只为定格所谓的 “禅意”,无人留意竹节的挺拔、新叶的鲜嫩,无人聆听清风与竹叶的私语。在这里,自然的野趣被刻意的雕琢磨灭,再也寻不到那份疏朗自在的韵味。
观赏竹太招摇,招摇得让人失了清雅。
假如我是一竿竹,我愿意做一竿扎根在深山古寺旁的青竹。
在那云蒸霞蔚的山坳间,青竹亭亭玉立,翠绿的竹叶如碧帘轻垂,竹节挺拔如君子傲骨。山风掠过,竹叶沙沙,奏响空灵的乐章;晨露滴落,滋养着脚下的青苔藓衣。
清晨,薄雾如纱缠绕竹身,阳光透过叶隙洒下细碎的金光,远处传来僧人的梵唱,空灵而悠远;黄昏,晚霞为竹梢镀上胭脂色,归鸟在竹间筑巢,留下几声婉转的啼鸣。偶尔有隐者倚竹品茗,静观山岚变幻;或是有僧人扫叶而过,竹影映在僧衣上,宛如流动的墨画。
我更愿意做这竿与自然相融,遗世独立的青竹。没有独处的孤寂,没有离别的哀伤,只有山风相伴,只有晨露滋养,只有岁月安然。
作者简介
邓海华,笔名幽谷,湖南桂阳人,退伍军人,语文老师,郴州六月草诗社社员,桂阳县作家协会会员,桂阳县诗文协会秘书长。作品散见于《文坛艺苑》《湘江文艺》《春陵文苑》《蓉城》等刊物。
为了帮助桂阳求职者尽快找到工作
我们建立了100个桂阳人才网求职群
请添加以下二维码进群直达找工作
☟☟☟
猜你需要
▲直接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