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朋友哭诉相亲又失败,一问才知道是因为爱健身,所有人都觉得她以后不得了,结果呢,相亲对象一听她说常去健身房,直接没了下文,说是健身房太杂,又觉得她肯定天天强制自己自律,这种生活想想都可怕,我的天,这都什么年代了,健身怎么就成了原罪。
还有我表哥,前阵子也相亲,对方女生喜欢骑行,结果表哥直接跟我说,不行,骑行那都是往外跑,不顾家,我说哥,你都没见过人家几次,怎么就知道人家不顾家,真是让人无语,这婚恋市场,是对健身、骑行的女生有什么意见吗,怎么感觉大家都避之不及呢。
大家都在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难道健身、骑行就代表着生活会完全被绑架,肯定不是这样的,身边爱健身的朋友阿雅,她就经常自己练,根本不拉着别人,她只是喜欢那种流汗的感觉,根本不是所有的健身爱好者,都像那些过度节食的人一样,把自己搞得很极端。
骑行也是,很多人觉得骑行就是不顾家,可身边一对骑行爱好者朋友小两口,他们结婚后,还经常组织亲子骑行,每次都玩得很开心,好不好,这根本不是对立的好吗,他们还计划以后带孩子一起骑川藏线呢,多好,有些人就是觉得,女生就该温顺听话,不能有自己的爱好,不然就驾驭不了,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停留在19世纪。
可能还有一些,先入为主的偏见在作祟吧,什么健身女生强势,骑行女生野之类,这种标签一旦贴上去,就很难撕下来,就像作者楼下便利店,老板的女儿,明明人挺好的,就因为染了头发,很多人就觉得她不正经,这不就是“首因效应”吗,第一印象太重要了,可这样真的很不公平。
其实爱好根本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包容,不同的爱好,可以互补啊,就像我,喜欢宅在家里看书,阿雅喜欢出去健身,这样我们可以互相平衡一下,我的饮食习惯不太好,她可以督促我,这难道不是好事,要互相尊重彼此的追求,而不是强求一致。
现代社会发展这么快,独立女性有自己的热爱和追求,这难道不是加分项吗,摆脱旧时代的束缚,我们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真爱是欣赏对方的全部,包括那些闪闪发光的爱好,如果有人,只看到你的标签,而不愿意了解你,那这种人,不要也罢,爱好还是一个筛选器呢,可以淘汰那些不愿理解和包容你的男人。
中国人民大学发过《下沉市场青年单身与交往报告》,显示69.89%的男生,择偶首选“人品好”,可一听到女生爱健身、爱骑行,不少人自动切换成“风险预警”模式,这真是太讽刺了,婚恋市场最可怕的,不是“有爱好”,而是“贴标签”,人品与爱好无关,这句话说得太对了,我们应该用真诚的态度,去了解他人。
希望有一天,我能找到那个,能一起吃烧烤,一起撸铁,能一起宅家,一起追风的神仙爱情,而不是被标签吓倒的胆小鬼,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健身,健身已经不是单纯的运动行为了,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健康生活方式,希望少一点偏见,多一点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