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全运会女排比赛,江苏队以9胜0负仅丢1局的优异战绩夺冠,而作为卫冕冠军的天津队则是四强不入,之前被球迷称之为“天津王朝”的女排格局也随之破裂。那么,江苏队赢在何处?天津王朝又为何轰然坍塌呢?2大名帅给出了根本原因。
率队夺冠的施海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江苏在青少年建设这一块做得是不错,特别是有小年龄组比赛之后,我们在各地招生,请了著名的教练比如沈富麟指导,提升球员的技术水平。”创造山东历史的温媛也表示,山东一直致力于青少年梯队的建设,从整个体育局系统的战略来看,梯队建设是走在前列的。
这两位教练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梯队建设”这个词,也恰恰是梯队建设造成了现在江苏和天津两种不同的局面。众所周知,江苏和山东是排球青训大省,为国家队贡献了众多的青年优秀人才,U20和U18两个组别也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正是因为新鲜血液不断的加入,让球队充满了活力和生机。江苏女排本届全运会的整体框架其实和17年全运会没有太大不同,龚翔宇、张常宁和刁琳宇3人是球队的核心,此前两届全运会,她们遭遇到了浙江、天津的阻击,21年更是丢掉了冠军。随着浙江和天津人才的青黄不接,江苏又重新夺冠了阔别8年之久的全运冠军。
诚如施海荣自己所言,“上届青年队那批队员里有几个好苗子,经过四年的历练,加上张常宁、龚翔宇、刁琳宇这样的大队员,她们通过磨合组合在一起,才赢下了这次的全运会冠军。”反过来看天津队,尽管她们是联赛最高领奖台的常客,但这几年已经进入了人才荒,靠着李盈莹和袁心玥才勉强保住冠军。
如今随着李盈莹年龄的增大、伤病的增加和袁心玥离队,直接点燃了天津王朝坍塌的导火索。天津队的梯队建设其实并不理想,虽说本届U20拿到第四名,但她们U18直接没有组队,且近几年的青少年比赛中并没有取得过什么好成绩,入选U系列国家队的球员也不太多。当老将老去想,新人无法接班时,队伍成绩出现断崖式下滑也就不难理解。
俱乐部层面,天津女排可以通过购买外援和内援来掩盖青训不力所带来的青黄不接,但到了无法使用外援的全运会赛场,这种漏洞只会越来越大。而且没有年轻球员出现,也会导致现在的中生代球员停滞不前,因为队内没有任何竞争者,心理上自然会出现一些惰性。天津队要想重新崛起,还是要多挖掘年轻球员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