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将向乌出售百架阵风,不到24小时,中方抵俄,就看普京决心如何!
11月1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巴黎签署了一项价值约200亿欧元的军售意向书,乌方要向法国采购100架“阵风”战斗机。
马克龙明确表示,这笔合同是为了“重建乌克兰战后空军”,是长达十年的长期安全合作。
但是不到24小时后,中方代表团就抵达了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会晤。
这笔军售创下了达索公司史上最大的单笔订单记录,协议除100架“阵风”战斗机外,还有法国新开发的SAMP-T防空系统、“铁锤”导弹及各类无人机。
乌克兰的采购动向非常明确,就是要和俄罗斯继续把俄乌战争打下去。
那么俄罗斯这边,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在订单达成后的第一时间,就作出了回应:“无论向基辅政权出售哪种战机,都不会改变前线形势或战场动态!”
同时,他谴责法国持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只会加剧冲突,对和平事业毫无助益。
俄方这种举重若轻的态度背后,是基于对法国现实交付瓶颈的评估。
达索公司虽然有实力建造战斗机,但目前月产还不到2架“阵风”,即使未来有能力提升到月产4架,那么至少10年才能完成交付。
也就是说,乌克兰真正获得100架“阵风”,很可能要等到2030年之后。
就在法乌签署军售意向书同日,中方代表团抵达了莫斯科,会晤俄总理米舒斯京。
这一外交互动的时间点令人有些诧异,外界纷纷猜测中方是否要给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
笔者认为可能性不大,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一直保持中立立场,不太可能打破这个原则给予俄罗斯军事支援,但是双方可以在军事技术合作、俄制装备维护升级、无人机产业链协同等领域合作开发。
而且,当前世界上唯一在实战中击落过“阵风”战斗机的,是中国出口巴基斯坦的歼-10CE战机。
歼-10CE搭载了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与PL-15远程空空导弹,在超视距作战中展现优势,且维护成本远低于“阵风”,如果俄罗斯采购或合作,那将是绝杀。
但是俄罗斯真的可能拉下脸,来寻求战机和合作吗?
作为传统军工大国,如果开始采购中国武器,那么会重伤其国际军售声誉,可能引发印度、越南等传统客户对俄制装备的信任危机。
但是俄罗斯军工体系在西方制裁下,已经是困难重重了,苏-57量产迟缓,苏-35性能已被中国改进型超越,连最基本的精确制导武器都面临芯片短缺。
这个时候,普京可能采取的折中的方案,通过技术合作获取中国关键子系统,如雷达、发动机和导弹技术,既维持表面自主,又实际提升装备水平。
但俄罗斯能否虚心提出要求是一个问题,中方是否愿意合作又是另一个问题。
参考来源:
中华网:乌克兰与法国签署购买100架“阵风”战斗机意向书,克宫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