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一个说法:日本在海外还有一个日本!意思是:日本在海外拼命投资、买地、建厂、开公司……尤其热衷于买楼。
据彭博社消息,在全球房地产市场极为不景气的2023年,日资逆势抄底,在海外疯狂扫楼,创下20年来最高水平,达到74亿美元。要知道,小日子上一次这么疯狂,还是30年前。不管怎么,在全球经济不景气,时局动荡之际,日本连续29年稳坐世界对外最大债权国的宝座。
咱们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连续11年列全球前三;2022年,存量2.75万亿美元,连续6年排名全球前三。但是,和日本的买买买不同,中国资本输出呈现出“一强两新”的特点:所谓“一强”,就是我们传统的对外承包工程强项。特别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直接投资209.7亿美元;工程新签合同额1296.2亿美元。工程承包,作为中国对外投资的传统优势领域,保持强劲势头!两新,第一个新,对外投资增长较快的行业投向主要为新兴批发和零售业。TikTok、Temu、Shein取得惊人的增长,中国互联网和零售企业席卷欧美,一举超越亚马逊等老牌电商巨头。第二新,是新能源产业。消费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成为中国出口新的增长来源和增长动力。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对外投资与日资在海外进行资产配置有本质的、根本的不同。第一,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动力之源是我们“厚积薄发”的长期的技术积累和极致的供应链效率。第二,中国通过与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共享全球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中国的对外投资,造福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生福祉。
从经济学角度看,所有发达国家,或者大的经济体,当其经济体量占比超过全球的一定比例后,都会从商品输出国,转化为资本输出国。通俗地讲,就是从“世界的工厂”,变成“全世界都有工厂”。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也都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今天,中国经济总量高达全球占比的18%;货物贸易总额,全球第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30%,中国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已经到了一个纯粹的生产基地型的资本输入国,转变成为资本输出国的一个巨大转换的节点上。中国企业国际化,中国品牌全球化,将是中国持续引领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必然结果。
上一篇:【原创】贪婪如何毁了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