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月4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黄京)1月4日,2023年长沙市科技教育工作总结会暨科技赋能“双减”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在长沙市少年宫举行。
在科技赋能“双减”成果展示区,长沙各区县(市)教育局及长郡芙蓉中学分区域、分类别集中展示科技教育工作的先进经验及成效。琳琅满目的科创作品、声光电相结合的演示过程,全面展示工作成果,充分体现区域特色。
记者了解到,长沙不断推进科普活动常态化,2023年的活动辐射范围不仅覆盖了各区县(市)科技资源薄弱学校,还影响了衡阳、株洲、怀化等周边地市的科技教育薄弱地区,共有2万余名师生受益。以科普大篷车为流动载体,引入社会专业科普机构,打造“流动的科技馆”,通过设置《厨房大作战》科技表演秀等主题教育内容,以“1+N”的巡展模式,深入学校、社区、乡村,为长沙青少年带来直观的科普体验和有趣现场互动。2023年全市科普大篷车累计开展巡展活动近100余场,行程10000多公里,参与者近15万人次。
不仅如此,截至目前,长沙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已认定科技教育特色学校2批,共20所学校,在推动健全科技教育组织机构、完善科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科技辅导员队伍、加快科普教育基础建设、开展科技品牌活动等工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9月,长沙市中小学科技创新研训中心正式启动。现阶段两个系列4本适合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的科创教育教材正在同步编写中,力争5年时间研发出版10本教材,并免费提供给全市各中小学校使用。下阶段,研训中心将着力于人才培养与孵化,搭建中小学校与各类社会资源、平台合作交流的桥梁,推动全市中小学科创教育共通共享信息平台建设与发展。
此外,2023年,长沙约五分之一的中小学校已经与相关科普场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其中芙蓉区全区所有学校均落实到位,湘江新区、芙蓉区、宁乡市已成功创建为湖南省2023—2024年科普教育“双走进”试点区县(市);举办长株潭航空科技主题科普、长沙亲子科学嘉年华等系列科普主题研学活动,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等社会资源合作,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宽视野,增长见识,零距离感受科创魅力。
“接下来,长沙将通过3至5年努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地,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各方资源有机整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科学教育教师规模持续扩大、素质和能力明显增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明显健全,科学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明显提升,科学教育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长沙市教育局学生工作处处长雷俐。
长沙市市教育局副局长聂庭芳指出,开展好科技创新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需求,是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需求,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也是学生成长的需求。全体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着力排除一切影响发展的思想障碍,全面加强科技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各学科教师创新意识、全面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各区县、学校在推进科技创新教育的进程上步子要迈大一点,为长沙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长沙市教育局提高站位,丰富办学内涵,绘好青少年科技教育蓝图;抓住根本,不断实践创新;多方协同,创设优质环境与平台,努力在科技教育的赛道上出色出彩,为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继续提质增效,全面助力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一审:龙晓龙 二审:刘乐 三审:蒋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