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应如何完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例如:2024年,四川将“重点布局和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培育生物技术、卫星网络、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深入实施“电动四川”行动,拓展“四川造”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应用场景。
在全球锂电池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时代,四川相关产业还存在哪些短板?要“强链”,应该从哪些方面发力?省两会期间,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对话多位省人大代表,共话“产业链”。
省人大代表、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剑锋曾师从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汽车动力系统专家欧阳明高。2019年,他带着筹备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的任务,在成贵铁路开通的前一天来到宜宾。4年多的时间里,华剑锋见证了四川动力电池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的过程。
近年来,四川大力发展动力电池产业,全国六分之一的动力电池产自四川,全省动力电池总产能达到186GWH。预计到2025年,四川动力电池全产业链产值将超过5000亿元。
但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低温性能下降、充电时间与加油相比还不够快等。
从全球来看,以固态电解质替代易燃有机电解液为特征的全固态电池已成为下一代电池的主要方向。华剑锋透露,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研发团队经过近3年技术攻关,在高比能、高安全固态电池方向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目前,我们正在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加速全固态电池的技术攻关与产业化进程。计划未来5年内实现全固态电池的全面商业应用,打造全球领先的下一代电池产业集群。”
那么在四川,如何才能进一步完善电池产业链,让其健康发展呢?省人大代表、广安市洁城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韩华亮给出了他的见解。
“在生产、研发端,四川已位居全国前列,但不可忽视的是,电池产业链仍存在许多短板。”链条不齐全,是短板之一。韩华亮认为,政府、企业不能只盯着“研发”等环节,还要把“新能源车报废后电池无害化处理”纳入其中。
此外,还可以把“新能源汽车电池监测”纳入产业链中。他说:“将来,新能源汽车也可以像燃油车一样年检,燃油车检测发动机,新能源汽车就检测电池。把保养端和研发、生产端的用户数据打通,做到及时反馈,还能在下一步的产品更新中大大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
四川如何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吸引更多的企业、人才、资金入驻呢?省人大代表、四川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设备部自动化副主任工程师彭方俄表示,政府可以在招商引资、资源要素、政策稳定性方面给予企业重点支持。同时,既要全面布局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又要把控规模,不盲目扩张产能。
“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还存在一些使用上的问题,技术需要更新迭代,需要大量人才支撑。从国家教育体系来说,应增加更多的新能源相关专业,为市场竞争提供人才支撑。四川可以给顶尖人才配备完善的人才政策、补贴、公寓等,且应走在全国前列,为吸纳人才做足准备。”彭方俄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