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后,有五人被列为一等功,分别是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和侯君集。侯君集凭什么位列一等功臣呢?答案是他替李世民干了一件秘密工作,史书不能记载。
武德九年六月初七,也就是“玄武门之变”后的第三天,李世民被正式册封为太子。六月十二日,李世民大幅度调整官员,并大赏功臣,其中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位列一等功,各获封邑1300户。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哥,玄武门之变的最早提出者和策划人之一。在房玄龄和杜如晦被高祖李渊逐出秦王府之后,长孙无忌成了玄武门之变的灵魂人物,并担任最高组织者。
在玄武门截杀李建成、李元吉之前,应该还有一场最关键的“甘露宫变”,目的是为了控制李渊。细节表明,长孙无忌应该就是“甘露宫变”的现场指挥官。
尉迟恭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幕僚之一,他至少两次救过李世民的命。当年尉迟恭遭到诸将的怀疑,差点因此被杀害,是李世民的信任让他逃过一劫,因此他们是“过命之交”。
后来,李建成试图拉拢尉迟恭,但遭到了他的拒绝。恼羞成怒之下,李建成还曾经派人刺杀尉迟恭,可惜没成功。再后来李元吉捏造罪名将尉迟恭投入死牢,危急时刻李世民出手,再次救了尉迟恭的命。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被李元吉用弓弦勒住脖子,尉迟恭冲上去亲手斩杀了李元吉,又救了李世民一命。此后,尉迟恭又跑到海池,威逼李渊将兵权交给了李世民。
房玄龄、杜如晦一直是李世民的大脑,并且与长孙无忌一起,最早提出了玄武门之变的倡议。细节表明,早在武德四年,房玄龄就曾经向李世民提出“先发制人”的建议,并且在秦王府做“造神”宣传。
二人虽然有一段时间被迫离开秦王府,但他们一直是策划人,并且是事件当日的重要组织者。
所以,以上四人被评为第一功臣可谓名至实归。问题是侯君集究竟干了什么?他有什么资格与这四个人平起平坐呢?
在玄武门之变前,侯君集就是一颗“平凡的铺路石”,给李世民打打杂,不拼功劳拼苦劳,熬了个子爵。
唐朝时期,别说子爵,连侯爵都不好意思见人,“县公”是头面人物的“起步价”,“郡公”才算有了点面子,“国公”才能拿到“顶流俱乐部”的门票。
侯君集留给世人的印象还不咋好,人们都说这小子好吹牛,走到哪里都鼓吹自己是勇士。有人调笑他“射一箭让大伙儿见识一下”,他一箭能射到自己脚面上。
在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一直很犹豫,侯君集跟长孙无忌、尉迟恭、高士廉一起,围着李世民日夜劝说、轮番轰炸,一副不答应就不让他睡觉的架势。
玄武门之变中,侯君集仅留下了一个名字,具体做了啥,竟然没留下一个字。似乎侯君集跟在别人后面动动嘴,躺着就赚了个一等功,您觉得可能吗?
从史书记载的内容看,侯君集的贡献远不如高士廉(他率领囚徒守在芳林门,替李世民构筑生命线),也不如程咬金、秦琼、张士贵(他们参加了“永春门之变”),甚至不如籍籍无名的杜君绰、郑仁泰(他们参加了“甘露宫变”)。
如此吊诡,只能有一个解释:侯君集确实做了大贡献,但史书不能写。我从蛛丝马迹中发现了一点痕迹,侯君集其实是秦王府的“谍战人员”。
您先别急着喷我,我承认这是推论,史书上确实没有明确记载,因为这种事不可能留下痕迹,我们只能合理猜测、逻辑推理。
首先,在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确实策反了众多的将领,秦王府一定有一个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组织。
有人说,李世民是十二卫大将军,手上有兵权,杀进宫中易如反掌。其实这是根本不懂古代兵制的说法,事实上李世民根本没有兵权。
兵权应该包括两部分,一是调兵权,二是指挥权。战前,指挥官得到皇帝的兵符和兵部的调令,凭借这两样东西,相应的部队才可以按既定路线跟指挥官走,并且听从指挥官的命令作战。
战后,部队回到驻地,指挥官交出兵符,就没了兵权。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没有兵符,根本调动不了军队,哪来的兵权?
那天,李世民仰仗的是被策反的将领。比如玄武门值长常何、左屯卫将军敬君弘、中郎将吕世衡,其中后两位还在与李建成的“长林兵”作战中牺牲了。
再比如还有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此人是长孙无忌的堂叔,早就是李世民的心腹。甚至连李世民的姐夫柴绍,也都早被李世民拿下了。
李建成身边还有一位李世民的眼线——率更丞王晊,正是他将李建成的计划告知了李世民。
所以,秦王府肯定有人专门负责策反工作,那么谁是负责人呢?有一个人可以肯定是负责人之一,此人就是张亮,而张亮与侯君集关系密切。
张亮也是那种“一飞冲天”的人,他甚至都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就入选了凌烟阁功臣榜。那么,张亮又有什么特殊贡献呢?
史书记载,在武德九年初,张亮奉命率领一千豪杰,秘密潜入洛阳,任务是“联络关东豪杰”。
问题来了,李世民为何要联络关东豪杰?为何要秘密进行?又为何动用一千人的规模?
这就是玄武门之变的一张底牌——万一玄武门之变失手了,秦王集团将逃往洛阳,并以关东为根据地,直接跟李渊、李建成公开对抗。
张亮的任务就是配合陕东道大行台温大雅(李世民的又一颗钉子),提前搞定关东豪族,该收买的收买,该清除的清除。
所以,张亮虽然没有出现在玄武门,其实也是这个事件的功臣之一。
从张亮的生平看,他就是一个擅长做“地下工作”的人,后来他担任相州都督时,就是靠这个手段将相州豪族收拾得服服帖帖。
而张亮和侯君集是关系密切的好友,贞观十七年,侯君集准备谋反时,第一个策反的对象就是张亮。
要知道,贞观十七年的事件主角是太子李承乾,这种事的保密程度非常高,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侯君集断然不敢盲目拉拢张亮,这就表明二人的私交非常深。
张亮大多时候都在地方任职,他与侯君集最长时间的交集就是在玄武门之变前的那几年。由此合理推测,他们二人应该是秦王“隐秘战线”的正副一把手,后来张亮被调往洛阳了。
侯君集是一个极其会伪装的人,此前至少有两个人提醒李世民“侯君集有异心”。
一位是侯君集的老师李靖,那时候李靖正在教授侯君集兵法。李靖发现侯君集就喜欢钻研一些隐秘诡异的兵法技巧,便觉得此人心怀叵测。
另一位就是张亮,他没被拉拢,而是直接举报了侯君集。
但面对李靖的提醒和张亮的举报,李世民就是不相信,可见侯君集的伪装技术有多厉害,简直就是天生干这行的。
侯君集落网后,李世民亲自审问了他,这家伙居然还抵赖,心理素质极其过硬。后来李世民将他的书信等证据一一拿给他看,这才让他低头伏法。
以上这些证据都表明,侯君集极有可能就是秦王府的“谍战人员”,正是他出色的工作成果,才保证了玄武门之变的成功。只不过这种事很少有人知道,也不可能被史书记载,因此让人无法理解他为何能位居一等功。
当然,这仅是我的推测。没办法,这段历史被隐藏太深了,无论哪种推测都会引发争议,就像总有人跟喷我:“秦琼根本没参加玄武门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