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创新如何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向“新”而行?代表委员们围绕强化基础研究、推动产学研用深度结合、完善科技人才培育机制等方面建言献策。
强化基础研究 激活创新源头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要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强化有组织科研,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型企业培育,把‘卡脖子’清单变成科技创新平台的科研任务清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加大财政对于基础前沿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快启动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引导社会和企业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创业投资,为培育发展新技术和新产业提供有力的基础条件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主任史浩飞表示,应鼓励科技领军企业建立基础研究实验室和基金。完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向科技领军企业的流动机制。放宽科技企业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联合基金的条件,允许更多类型的科技企业参与其中,集合多方资源共同投入基础研究。
有效衔接供需 促进产学研用结合
岚图汽车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开展“轻量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课题,与武汉市5G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势企业推进协同创新;在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伊利作为重要合作方和参与方,联合其他共建单位围绕全产业链进行创新链布局……在不少产业,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日趋紧密。
“搭建多方合作的创新研发平台,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可以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高级专家、伊利集团全球创新中心科学研究总监王彩云表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目前,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程度不深的问题仍然存在。全国政协委员、北方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全明表示,部分合作模式局限于与行业企业共建实践基地、邀请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来校讲座等,合作深度、广度均不足,未形成全方位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高校科研力量融入现代化产业链不足。
李全明委员建议,设立科技专项资金,给予政策倾斜,支持高校深入产业聚集度较高的市县、园区或企业;兴办新型研发机构、实体研究院,攻克一批制约区域或现代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有针对性地培养现代化产业体系所需人才。此外,鼓励应用型高校教师将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中的关键问题和需求作为科研选题重要来源,在实际需求中探索科学问题,在产业现场中解难题,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联合团队,开展应用型科研活动。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孙志强认为,应提升产学研活动中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度,重视、追求科技成果的实用性、成熟度和应用价值。通过建立权威性信息平台打破合作壁垒,将供需有效衔接起来。
完善培养机制 厚植人才沃土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
“人才是创新主力军。应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优化高等学校的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全力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王彩云代表表示。
在袁亮代表看来,科技型企业应明确主攻方向,加强高端科技人才引育,强化高能级大院大企大学共建人才联合培养“创新班”,把产学研创新平台建设变为科技人才培养的沃土,持续培育紧缺高素质人才,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旺盛的人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