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快速增长的现代企业,到底会选择怎样的城市发展?成本低?政策好?人才多?产业规划好?
在全国城市招商引才竞争日趋加剧的情况下,优秀的企业、人才往往有许多城市向他们抛出橄榄枝,单一的因素已经很难吸引他们,因此,一座城市能否提供一个综合优势的环境,助力企业和人才实现杠杆效应,撬动未来增长机遇,成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那么,一座城市到底如何打出一套组合拳,才能切实有效地为高成长企业提供人才、资本、资源等他们需要的“杠杆力量”,真正实现特色产业的高质量、集群化发展呢?
以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为例,通过聚焦特色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产业链、资本、人才、政策和精准服务的杠杆作用,正逐步成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典范。
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是什么?
先给大家看几组数据:
2023年,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累计招引注册企业818家,注册资本580.8亿元。
2023年1月至11月,贵安新区软件服务业完成业务收入454.59亿元、增长18.8%。
截至2023年12月,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已汇聚人才上万人。
虽然这些成就放在全国其他成熟园区来看可能并不突出,但考虑到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苏贵产业园区)于2023年8月1日才正式揭牌成立,这些成就就显得尤为亮眼。这意味着在短短的时间内,其已经展现出非凡的发展速度和巨大的潜力。
自2021年12月22日贵州省政府批复建设以来,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便以“未来之城”的姿态迅速崛起。据了解,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是国发〔2022〕2 号文件明确指出的重点推进项目和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算力保障基地。
这一战略定位赋予了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在全国乃至全球大数据产业中的核心地位。
地理与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了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的特殊价值。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位于贵安生态新城中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生态良好,是贵阳贵安融合发展的核心区域和“强省会”的核心地带之一,规划总面积约54平方公里。
图源:天眼新闻/当代先锋网
按笔者理解,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承载着将贵阳数字经济产业服务提升至全球水平的重要使命,是贵阳将数字经济蓝图落地为实景图的落地承载平台。以目前的园区规划,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节能环保、人工智能,软件开发、云服务、信创、元宇宙、数字场景应用将是这里重点发展的产业。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目前贵州省全力建设的核心产业园区。
毫不夸张地说,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代表着贵阳乃至西南地区数字经济的未来。那么,如何将贵阳这座大数据之城转变为全球领先的数字经济高地?为什么这么多企业都争先来到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发展呢?这背后不仅需要政策和资源的支撑,更关键的是贵阳必须发展出符合大数据行业需求的个性化服务能力,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撑,集聚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这836家企业为何会落户在贵阳大数据科创城?
1月16日,贵安新区大数据和科创局副局长张敏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止至2023年底,贵安数据中心集群落地数据中心达19个,其中超大型数据中心17个,成为全球聚集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
2月26日,据多彩贵州网从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管委会获悉,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已集聚836家企业,累计发布200个创新应用场景。
为何一个产业新区中的产业新城,能够获得这么多优秀的企业的认可呢?笔者实地在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走访一圈后发现,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能迅速取得大量产业项目的认可并非偶然,这既是贵阳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中的一次厚积薄发,也是其个性化、综合化发展产业新城的一种新模式。在笔者看来,有三个原因不容忽视。
原因一:聚焦特色产业的顶层设计 奠定了贵阳为企业提供有效一站式服务的基础
要深入分析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城市选择对于项目成功的重要性,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到一个基本事实: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决策直接关系到其长远的生存和竞争力。
企业今天的选择和努力,实际上结果反馈都在未来。从另一个角度看,企业选择合作伙伴或落户城市时,越来越注重产业定位的清晰性和发展潜力。他们更愿意相信,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只有发展方向清晰的城市才有可能实现产业项目聚焦,打通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企业与城市的共赢。
以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为例,该园区以数字经济为主导,紧扣“数字产业和人才集聚区、数字场景应用示范区、生态文明展示区”的三大定位,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人才集聚为重点,按照“一心两园三谷”,围绕打造“一心两园三谷”的产业布局,聚焦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三大产业集群”。基于这样的产业定位,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定下了2024年要力争成为中国软件名园的目标。
正是因为拥有一个清晰、聚焦顶层设计。有了这个基础,贵阳才有机会真正为企业提供有真正有效的、企业和人才们需要的一站式服务。
因此,企业和城市之间的选择与合作应当基于彼此的长期利益和发展方向的高度契合。这种契合不仅涉及到经济利益的直接交换,更关键的是要基于共同的发展愿景和价值观,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进而达到共同成长和发展的目标。
原因二:真正急企业之所需 以产品经理思维优化企业落地服务体系
企业来到一座新城市发展,尤其是从一线城市到西南地区发展,这不仅需要企业经营者有极大的魄力,更需要当地有真正急企业人才之所急的服务能力。长期来看,一座城市要与一家优秀企业磨合好,核心的不止在经营者角度,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企业员工来到一座新城市感受到“个性化”的温暖。尤其是对于大量研发人才、新兴产业人才而言,如何留住他们、服务好他们,直接决定了这家企业在这座新城的发展情况。
在承载产业和企业需求的基础硬件上,目前,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已建成市民中心、贵安中心、碧桂园、中铁山语城、恒力产业园、贵安医院等各类办公、住宅、商业、工业及配套设施等项目29个,总建筑面积619.5万平方米;在建项目36个,总建筑面积636.8万平方米,主要涉及商业、住宅、工业及配套设施等。
基础需求之上,在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对于企业及其人才的服务体系构建,特别强调以产品经理思维为导向,这意味着不仅仅提供标准化服务,而是深入了解企业及其人才的具体需求,从而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方案。
一个具体案例是,贵阳大数据科创城首家签约落地企业——永中软件。为护航企业加快迈入发展正轨,贵安新区安排人员在科创城驻点服务,帮助永中软件办理公司注册更等系列手续,与此同时,还积极对接解决企业落地之初的办公场地及员工住宿问题。并不断完善园区食堂、便利店、小型超市以及临时用水用电问题等;协调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周边6条道路、地下通道基础配套建设,加快解决出行不便问题。
这种服务模式的核心,在于及时捕捉到企业和人才的反馈,并且能够迅速响应,不断优化服务内容,确保服务措施与企业发展需求同步。
原因三:以基金为力量,驱动人才和企业的聚焦效应,带动整个贵阳大数据产业发展。
正是得益于大数据科创城清晰的顶层设计与领导班子坚定的决心,加上以产品经理思维搭建的企业一站式服务体系,这种机制的存在本身便预示着大数据科创城不会满足于现状,而是持续追求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体验,也成功将一批种子人才、种子企业留在了贵阳,开始发挥裂变效应。
尤其是在目前大数据科创城管委会的成立,相关领导们的热情,也让越来越多大数据企业聚集在贵阳。
贵阳,夏天靠凉爽,冬天靠热情。
12月15日,由省、市两级共同出资设立组建的贵州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注册落地贵安,这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快推动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23〕11号)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悉,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规模150亿元,由省级出资100亿元,贵阳市出资 50亿元,分3年到位。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将以“战略性直接投资+参股投资子基金”相结合的模式对外投资,重点支持贵安新区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产业领域。
据贵安新区财政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区将充分发挥好150亿元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作用,紧抓政策机遇和产业布局风口,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打造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实现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助力新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贵州中融信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就谈到,公司之所以选择入驻,正是因为贵安新区独有的政策、环境和区位优势。在这里,大数据企业不仅能享受到税收优惠,还能得到产业供需对接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和科技创新支持,确保了企业在创新和创业道路上的顺畅发展。
总结
随着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的战略规划逐步落地,其未来发展蓝图描绘了一幅宏伟的景象。根据规划,预计到2025年,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将建成产业用房400万平方米、居住用房600万平方米,引进培育大数据及关联企业3000余家,聚集人口20万至25万人,实现年营业收入500亿元,聚集软件及相关人才10万人。
可以预见的是,有这样的产业基础,伴随着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管委会团队日趋成熟,贵阳这座独特的产品经理式企业服务体系,将注定让贵阳大数据产业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而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发展项目,科创城的成长和成功都能够为其他城市、地区提供宝贵的参考价值。
来源:松果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