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包头市12345晒出一批诸如市民因孩子没考好而要求重新组织高考、酒驾不要吊销驾照等不合理不合规的诉求引发了网络热议。
许多人觉得提这样的要求简直就是匪夷所思,但更多的人却在思考12345为什么会成为一些人什么愿都敢发的“许愿池”呢?
若干年前,居民在办事或者遇到困难时,会苦于遇到职能部门的推诿扯皮。因为他们很难知道自己的事情究竟该哪个部门管,所以12345投诉热线便应运而生了,一个投诉电话,然后就等待处理结果。
从实际效果来看,投诉确实服务了群众,让他们一个电话便解决了很多问题,不需要自己四处跑腿,只需要用满意与否的评价来,来表达对有关部门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否认可。
这属于一种群众监督,所以群众满意度就成了考核12345工作的重要标准。
12345平台管接单派单,将群众的诉求派单给部门或基层来解决,这本无可厚非,毕竟是职责所在。但是投诉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即使努力了也未必能达到投诉人的要求,从理论上说只要依法履行解决问题的职责,就不能说受理单位的工作人员不作为,但是由于上级对12345考核主要是按照群众满意度来打分排名的,所以一些投诉人便以此拿捏基层工作人员,无论你怎么做,他就是不满意,甚至于解决了眼前问题他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久之一些人遇到任何事,首先想到不是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而是打12345投诉,如果没解决便不断投诉,渐渐地被养成了“社会巨婴”,他们不认为困难是要自己克服的,而应该是政府替他解决的。
我之所以有此结论,是因为现实中处理过类似的投诉。
有一次在单位值班,夜里12点多接到12345转过来的电话,说有居民紧急求助。是什么事呢?该居民在电话里称,自己出差刚回来,门锁打不开,要求派人帮他开锁。
我说你可以打110,他们能联系有资质的开锁匠。
他说,他们来开锁是要付钱的,找他们,我还打12345干什么。
我说,我这里没有办法给你联系开锁的,要不你就到外面开个房间将就一晚,天亮了再解决。
他说,那你们报销住宿费吗?
我立马挂断电话,回复12345平台,这样的投诉我们没办法解决!
还有一位二楼住户因与一楼花鸟鱼虫店老板闹矛盾,便投诉店里增氧泵的噪声扰民。有关部门上门协调又是让店主换静音泵,又是重新布置鱼缸位置,又是做隔音……但投诉人就是不满意,这一投诉便投诉了十多年。期间领导换了若干,还有几位都亲自上门想解决问题,但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如今投诉人身患癌症,想来也是时日无多了。闻及此事的那日,那位多年经手这件投诉的工作人员竟面露欣喜之色!
12345投诉热线本是搭建一座群众与职能部门之间解决问题的桥梁,但是却成功的用满意度排名将这项工作脱离了实际,也成功地把一些人培养成了“社会巨婴”,还成功地让一些人将职能部门拖进私人恩怨之中,这可能是当初设置12345时所没有想到的吧?
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必须要实事求是,满意度排名必须是以职能部门能解决的合理诉求为范畴,要对无理诉求能进行坚定地拒绝,如此才能将12345真正回归解决群众难题的初心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