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航天事业再传捷报,嫦娥六号带着两公斤月壤回归地球,在内蒙古精准着陆,完美完成了本次探月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人类首次提取到月球背面的土壤,在人类探月项目中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看到中国如此春风得意,大洋彼岸的美国坐不住了。
日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就公开喊话,希望中国能够将月壤分享一些给美国,用于科学研究,但这一请求却被中国方面一口回绝了。
那么,中国为什么不同意将月壤分享给美国?在中国航天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又与美国有着怎样的恩怨纠葛?
探寻中国为何拒绝美国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美国为什么会放下面子,主动喊话请求中国赠予月壤。
提到全球航空航天领域的领头羊,人们自然会首先想到美国,早在1921年,美国就顺利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枚火箭,开启了人类航天事业的新篇章。
1961年,美国开始正式执行阿波罗登月计划,八年之后,它们使用载人火箭顺利将两名宇航员送上月球,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登月的壮举。
在后续的三年里,美国共计六次登陆月球,共有12名美国宇航员踏足过月球的土地。
迄今为止,人类共有十次载人登月经历,美国独占六席,从这一角度上看,美国在全球航天领域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1972年阿波罗计划结束之后,美国对登月这件事却突然放松了下来,之前的专家团队不断流失,各项航天技术也停滞不前,并没有再继续发展,仅有的几次登月行动也都以失败告终,还曾出现过宇航员伤亡的事件。
此消彼长的是,21世纪以来,后起之秀中国在航天领域小有所成,同样实现了登月壮举,嫦娥四号在之前的登月活动中,就曾第一次来到月球背面,而这次嫦娥六号再度来到月球背面,则实现了对月球背面土壤的直接带回。
嫦娥六号带回月壤之后,中国有关机构向全球广撒英雄帖,邀请各国前来参观月球背面的土壤,而在世界各国中,对此事兴趣最为浓厚的就是美国。
消息发出后,美国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第一时间表示希望中国能够慷慨解囊,赠送一些月壤给美国。
比尔·纳尔逊
比尔·纳尔逊之所以公开向中国讨要月壤,是因为嫦娥六号此次带回的月球背面土壤确实不同凡响。
要知道,地球与月球自转周期相同,彼此之间一直有着潮汐锁定,而月球又是在围着地球转动,所以月球有一半的面积永远面对地球,有一半则永远背对地球。
漫漫宇宙长河中,月球背面堪称是地球的“挡箭牌”,帮助地球抵挡了无数小行星和陨石的冲击,而月球面对着地球的这一面土地,则无需承担这些。
所以,月球背面的土壤成分照比正面土壤更加复杂,具备更重要的研究意义。
而作为登月次数最多的国家,美国从月球带回来了381.7公斤月壤,月壤数量世界最多,但这些土壤都来自于面对地球一侧的月球土地。
正是因为这一点,美国才迫切需要得到来自月球背面的土壤,以求在科研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正常来讲,人们会觉得美国希望中国对其赠予月壤的行为无可厚非,但中国的反应却出乎了所有人预料。
过往对待其他国家十分大方的中国,这一次却直截了当的拒绝了美国的请求。
那么,中国为何拒绝赠送给美国月壤呢?其实,这里颇有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意味。
回顾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史,我们发现,几乎中国航天的每一步发展,都伴随着美国的重重阻挠。
因为战争的缘故,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较晚。
1955年,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放弃美国的优越条件返回中国,并于次年牵头成立航空工业委员会。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由此开启。
1978年,美国将大量月壤分送世界各国,总计赠送了135个国家,当时正值中美建交前期,中美关系回暖,所以这135个国家之中也包含中国。
不过,美国对中国的态度还是相当傲慢的,仅仅赠送给了中国1克月壤,还在器皿表面镶嵌了一块放大镜,以讽刺中国在航天事业方面的实力孱弱。
但由于当时的中国航天事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实力踏上月球土地,所以,即便美国态度如此,中国还是将这1克月壤视若珍宝。
后来,这1克月壤被一分为二,一半用于科学研究,一半则被放到天文馆中加以展览,这也是中国与月壤的初次结缘。
20世纪末期,中国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正式步入航天事业发展的快车道,而美国为了限制中国的发展,也开始玩起了外力制裁的老把戏。
1994年,美国开启国际空间站项目,却以涉及军事机密为由,拒绝了中国的加入申请。
但没过多久,俄罗斯、英国、法国等国家就相继参与到了这一项目之中,美国人的借口瞬间不攻自破。
几年后,美国再度出招。在一场会议上,美国官员捏造中国偷窃美国航天技术的不实传闻,撺掇国会出台政策,全面禁止了本国企业向中国出口航天领域的相关技术和配件。
正是美国人的一系列操作,逼得中国在航天事业的发展中无法有效借助外力,只能闭门造车。
但经过几代人的研究与摸索,历经无数的艰辛和失败,我国终于在航天领域取得了成功。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搭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顺利升空,中国航天史随之翻开了新的一页。
神舟五号的升空也瞬间打开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任督二脉,后续的二十多年里,中国航天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综合实力已然追上了停滞不前的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处于第一梯队。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也从之前的高高在上变成了当下求援者的角色,但已经完成了逆袭的中国,回想起昔日美国对自身航空事业发展的恶意阻挠,进而选择拒绝赠送美国月壤,这无疑完全在情理之中。
当然,挟嫌报复的理由难免上不得台面儿,中国拒绝赠送美国月壤,还有另外一个让美国所无可辩驳的理由,那就是《沃尔夫条款》。
2011年,美国官员弗兰克·沃尔夫提出了一项禁止美国NASA与中国在航天领域进行任何合作的条款,后来,这一条款获得了国会通过,史称《沃尔夫条款》。
该条款是美国第一次将对中国的航天技术封锁写入法律,意义十分重大。
弗兰克·沃尔夫
后来的几年里,美国NASA确实严守法律,几乎没有在航天事业方面与中国有过任何联系。
不过,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还是相当迅速的,早已经突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对于美国来说,《沃尔夫条款》的存在,也从一个制裁中国的有效武器转变为了一种负担。
2023年,中国的嫦娥五号飞船顺利登月,带回了一些月壤。
当时美国NASA就希望能够获取一些“新鲜”月壤用于科研,于是,美国NASA就向中国发出了索要请求,为了避免打脸,它们还通过媒体特意进行了强调,称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有“独特价值”,《沃尔夫条款》对此并不适用。
但中国对这一观点却持有不同看法,明确拒绝了美国的这一请求。
不成想这件事还有后续,2024年,中国的嫦娥六号再度出发月球,又带回了研究价值更高的月壤。
这次美国NASA再也坐不住了,它们装模作样的进行了一番研究,得出了向中国索要月壤不会违反《沃尔夫条款》的结论,便再度向中国索要月壤。
同时,美国NASA还向媒体抱怨,称自己等了许久,也没有等到中国送来的月壤。其用意很明显,那就是利用媒体从舆论方面向中国施压,迫使中国就范。
很显然,无论是坚持执行《沃尔夫条款》,还是摒弃《沃尔夫条款》,美国的出发点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基于自身的利益,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与其在世界范围内贯彻的霸权主义如出一辙。
不过,中国的实力早已今非昔比,完全可以独立掌控自身命运,无需屈从于美国的意志,所以,既然当年美国坚持用《沃尔夫条款》制裁中国,那中国当下也就完全有理由搬出美国人自己制定的《沃尔夫条款》,拒绝美国对月壤的索要请求。
风水轮流转。
当年美国试图垄断航天技术,对中国进行恶意打压,现如今中国靠独立自主完成了航天技术的革新,顺利取回了月壤,美国反倒成为了索取者。
平心而论,美国的所作所为,只能用作茧自缚来形容,可笑至极。中国在航天领域走出了一条如此艰难的逆袭之路,为的就是不再看人脸色,中国拒绝赠予美国月壤的决定非常正确,或许在被无情拒绝之时,美国人真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傲慢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