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政治野心、不争权夺利的太监能红到什么程度?《晚清宫廷见闻录》中记载了慈禧的晚年生活,她经常和李莲英在一块,除了忙于政务之外几乎是形影不离,有时李莲英被唤到寝宫,两人谈话常常到深夜。
从宫廷内传下来的一些照片中可以看到李莲英的大致模样,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人们将模糊的黑白照片进行上色还原处理,才发现了李莲英的真实面貌:
赭黄脸,颧骨很高,大长脸,眼泡、鼻子都很大,下巴长,嘴唇也厚,还长了一脸的脓包,让人怎么看都不舒服,那么这样一个不太讨喜的面貌是怎么赢得慈禧欢心的呢?
事实上,李莲英不仅讨慈禧的欢心,包括咸丰、同治、光绪在内三位皇帝都对他赞赏有加,还有其他的奴才、宫女,朝中大臣、王爷等等很多人都很喜欢和他打交道,虽然有一些人与他打交道是因为她是慈禧身边的大红人,但李莲英在宫中可谓是风光无限。
咸丰五年(1855年),7岁的李莲英被净身成为了一名太监,那时候他还不叫李莲英,而是叫李进喜,第二年他就入宫了。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亲是个无业游民,他只好到处帮别人做事情来维持生活。
后来他进了郑亲王端华府,净了身当了太监,由于从小尝尽生活的酸甜苦辣,李进喜很会察言观色,也很懂得适可而止,这一点深受慈禧太后的喜欢。又懂得照顾人又不会居功自傲,在后宫生存,竟没有人故意排挤他。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北京,火烧了圆明园,慈禧太后出逃时,除了钱物和必要的生活用品,还没有忘记带上奴才小李子,也就是李进喜。第二年咸丰帝驾崩热河,李进喜跟随太后回宫。
李进喜十分聪明乖巧,慈禧太后性格暴躁古怪、喜怒无常、残忍狠毒、人人惧怕,但李进喜在慈禧身边却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他会认真了解主子的脾气、爱好,分析主子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个动作,事事谨慎,处处小心。
有一次,慈禧太后去看著名演员杨小楼的戏,落幕后,慈禧非常高兴要上次杨小楼。她指着桌子上的糕点说:“这些糕点赏赐给你吧”。杨小楼叩谢,说这些赏赐太贵重了,不敢接受。
慈禧问她想要什么,她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福字给奴才”。慈禧听罢便叫太监拿来笔墨纸砚,提笔便写,行云流水之间,一个福字就跃然纸上。
一旁的的小王爷看着这个字有点懵,这个福字怎么是“衤”字旁呢?杨一楼一看脸都吓白了,如果指出老佛爷的错误,岂不是折了太后的脸面,那是要杀头的!如果默默收下呢,回去之后被别人看见了,肯定要评头论足,还是要杀头!
这可如何是好?慈禧太后也觉得很尴尬,继续僵持下去,等脾气上来可就不好收场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进喜突然说:“老佛爷送的福必须比世上之福多一点”!,杨小楼听完赶忙说:“这万人之上的福奴才可受不得呀”!
慈禧太后大喜而笑,说那就改天再送你吧。李进喜不仅化解了一场危机,还帮慈禧拜托了窘境。
同治六年(1867年),李进喜被慈禧封为二总管,赐名李莲英。他一心此后主子,为了讨慈禧的欢心,养了一群鸟,饿上一整天后放出去,马上在笼中放上食物,鸟就回迅速飞回来了。他每天这样训练,一直训练了一年多!
有一天慈禧路过颐和园,李莲英为她准备了放生鸟的节目。慈禧打开了鸟笼,群鸟争先恐后飞上天际,片刻之后又尽数返回笼中。李莲英说:“老佛爷洪福齐天,鸟都不舍得飞走”!慈禧非常开心,重赏了李莲英。
为了表演一个短短的节目,他天天练习,准备了一年之久,可知他为了讨好慈禧背地里做了多大的努力。这样的奴才,谁不喜欢呢?不仅如此,李莲英对皇上也同样尽心尽力,哪怕这个皇上没有实权。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率光绪及百官出逃。夜晚,李莲英发现光绪帝无人照顾,连个床铺都没有,寒风刺骨的隆冬时节,底下的小太监都准备好被子了,皇上竟然没有被子!
李莲英马上跪倒在地抱着皇上大哭,:“奴才们罪该万死”,然后把自己的被褥拿来给皇上用。后来,光绪帝回忆时说:“没有李莲英我活不到今天”!
这就是李莲英为什么能够在皇宫之内大红大紫的原因了,在那个一不小心说错一个字就会惹来杀身之祸的地方,到底是长相重要?还是心思缜密、察言观色更重要呢?
本文为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