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日本政府召开临时内阁会议,决定解散众议院。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10月初正式上任,8天后就解散众议院,从解散到投开票只有18天,刷新了日本战后最短纪录,也被称为“超短期决战”。根据日本法律,日本首相有权解散众议院,但石破茂在就任首相前就表明了解散众议院的大致日程,在日本政坛十分罕见。据报道,近日,石破茂在首相官邸的记者会上表示,希望在取信于民的基础上,为新政府提出的政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自此,日本政坛彻底变天,各党派将围绕着465个议席展开争夺战,日本政坛将迎来一次整体的力量重塑。至于石破茂为何如此急于进行议会选举,很可能是想趁热打铁,打反对党一个措手不及,在所谓的执政“蜜月期”内迅速巩固自民党的执政地位,为后续执政铺平道路。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石破茂摆出一副杀伐果断的态度,但他心底里恐怕对于胜利缺乏底气,毕竟日本自民党的政治黑金丑闻才过去没多久,负面影响仍然存在,不排除自民党在众院选举中遭遇挫败的可能性。
日本媒体称,此前竞选自民党党首期间,当时还是热门候选人的石破茂曾表示:“世界局势如何变化尚不清楚,不会宣布立刻解散众议院。”但是,胜选后,他的态度却发生变化。对于石破茂为何会言行不一,有日本政治分析人士指出,自民党内长期存在派阀文化,而石破茂在自民党内处于相对弱势,此次作出这一决定,一定程度上是迫于自民党内部的压力。
日本飞快速度解散众议院,石破茂的“出格举动”让日本政界非常担忧。在日本“黑金事件”爆发后,石破茂上台后马上会选择解散众议院,以重塑政府形象。通过选举他表示会向民众展示政府的新面貌和新作为,争取选民的信任和支持。此外,麻生派和石破茂的“水月会”明争暗斗,自民党党内部的矛盾和分歧严重影响政府的决策和执行力。石破茂所在政党内部出现严重的派系斗争,已经麻烦到“影响到政策的制定和推行”,这次解散议院来避免内耗未尝不可。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梦雪指出,提前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从而维系执政党继续执政的地位,是日本政坛惯用的操作方式,但这次石破茂在就任首相前就决定解散众议院,颇为罕见。“这反映出他的危机感,担心时间拖得越长,后续执政可能越加困难。” 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受到前首相岸田文雄执政时期政治“黑金”丑闻的影响,自民党内部担心这一事件将对后续众议院选举产生负面影响。
另据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希望加强他获得的授权,以推动一些政策,包括增加防务开支和加大对受日本人口危机严重打击的较贫困地区的投入。报道提到,石破茂接替的是岸田文雄,后者的政府遭遇创纪录的低支持率。其部分原因是黑金丑闻加剧了民众对自民党的不信任,以及选民对生活成本上升的不满。石破茂的支持者希望,以直言不讳批评自民党现行体制著称的石破茂可以提高自民党的支持率。
石破茂新官上任,面临的挑战相当多。除了内部生乱,外部承压。他还要解决更棘手的经济难题。现在的日本经济,就像一艘在风雨中飘摇的小船,美联储降息之后,日本央行却在考虑要不要加息,加上市场对日本经济的负面预期,这些都导致石破茂很难突破当前的经济困境。他提出的解决办法,包括提高工资、支持农村复兴、鼓励私人储蓄转向投资,试图带动经济增长。但这些政策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日本政府的债务负担却居高不下。
有分析人士称,随着石破茂上任,日本实施了12年之久的“安倍经济学”很可能将走向终结,他的胜选为日本央行进一步加息扫除了障碍。日本农林中央金库首席经济学家南武志对路透社表示,石破茂的胜利意味着在经济政策方面,日本正在告别“安倍经济学”。明治安田研究所经济学家前田一隆也认为“安倍经济学”的影响力将基本消失。
据报道,石破茂当选首相以来短短一周多时间,他之前许多招牌政策、招牌理念受到质疑,这在过去是很少见的。外交上,他提出建立“亚洲版北约”构想。这种带有冷战思维、集团对抗色彩的构想,令亚洲许多国家感到疑虑。印度已公开表示不会参加,东盟也表示怀疑,而美国也不希望看到石破茂以构建所谓“亚洲版北约”为由,摆脱其控制。石破还提出要修改《日美地位协定》,“推动日美地位走向平等”。但美国大选后哪位领导人上台尚是未知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