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老虎皮毛斑斓,又被称为“大虫”。叫这名儿可是有来历的,虽然现如今老虎数量凤毛麟角尊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在近百年前也曾发生虎患,为害四方,于是就有了职业猎虎人。
说起职业猎虎人并不陌生,在课文《唐打虎》中有过对这一职业有过介绍。只是那故事跨越几个朝代,离我们太远让人不尽详情。离我们最近的一位打虎人叫贺业武他出生于清末民初的1898年,一生猎虎三百多只。
贺业武家在湖南株洲,小时候家乡的长辈说不出一个人勇气可以达到多高,常常以虎喻之,他听到的故事里似乎只有虎勇冠天下。后来他慢慢长大,也明白了世间有比虎还勇的人,例如武松和猎虎人。
建国前确实是凶兽猖獗的年代,湖南株洲大山里就有猛兽的痕迹。有只猛虎窜入人生活的圈子,害人无数。那时候都是老实巴交的种田人,看见如此猛兽敬若天神,寻常人哪有胆子加害,由着老虎越闹越凶,不得已当地乡绅集资从外面请来猎虎人。
没过几天老虎死于猎虎人设计的陷阱。这让当地人以及年幼的贺业武开了眼。几个壮汉抬着老虎尸体游街的时候,贺业武羡慕的一路尾随。他家时代务农,没什么资本读书识字,可贺业武也不甘现状,于是借机拜猎虎人做了师父,从此与危机常伴。
崇拜、羡慕是贺业武入行的动机。可猎虎并不是件好差事,贺业武手、脸都有伤痕,还落下残疾。这都是年少时技术不成熟遭遇的险情,在他经历中刻划无数类似的记号。导致每次遇险愈发激起小心谨慎。也逐渐锻炼出敏捷身手,在他青年的时候就把握追踪、诱杀、伏击等等与猛兽斗智斗勇的技巧。
民国时期,战火丛生,人越来越少,反而给野兽生存的空间。老虎也时不时干起打家劫舍的事情。老虎在大众心中是类似于神灵的图腾,即便祸害人,也受人崇拜,认为它一身是宝。一只老虎的价值可不低,皮肉血骨有市无价。往往杀只虎得到的报酬足够一个节俭人家生活两年,如果碰上悬赏那利润更是天价。
贺业武头脑伶俐,改善了师父传授的技术,成倍提高了猎杀的成功率。刚入青年他就在湖南地界扬起赫赫威名。再说那个年代,人和野兽生活的圈子没有具体的区分,老虎经常偷吃家畜,甚至害人性命。做猎虎人不仅得钱,而且还让人敬畏。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接近六十年代初,湖南发生多起老虎伤人事件。当时派了大批军警进山,一无所获。老虎本就捕猎为生,有着刻在骨子里的狡猾,非专业猎手极难捕捉。
贺业武对猎虎有自己独到之处,他有技术可诱捕,也有秘药可诱杀。自从他被请来猎虎,翻手间就有数十只老虎毙命于他手。他统计过自己一生中猎杀的老虎,共有三百零五只。
发生于湖南的虎患,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打虎潮。直到事端归于平静后,贺业武毁了工具,扔了诱捕的药物,告知其他人自己不再猎虎,一手绝技就此失传,从此以后他也销声匿迹。
结语
老虎凶猛,还是人凶猛?这是个混淆不清的问题。用贺业武的话说,他当年猎虎是为了生存,那时候人对自然还是有敬畏的。唯一让贺业武看到的是,运动猛于虎。这场浩荡的打虎远动也让老虎销声匿迹。
贺业武的事迹后来极少有人传颂,他于1982年在默默无闻中病逝。享年84岁。有人说三十年一沧海,其实老先生生前,有人在79年上交过一张虎皮,至此再无华南虎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