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1月4日江桥抗战爆发,这一战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军第一次对日军入侵进行大规模的抵抗,而它的指挥者马占山也因此名传天下。
实际上江桥抗战之前黑龙江的局势已经非常混乱,驻守黑龙江南大门的张海鹏投敌叛变还带着部队甘愿充当日军的“急先锋”,早在马占山抵达齐齐哈尔之前,谢珂所部已经和张海鹏打过一场大战。
当时在黑龙江主政的是万福麟的儿子万国宾,虽然万福麟是黑龙江名义上的最高军政长官,但是他常年在北平陪张学良,因此黑龙江的事务主要有万国宾代劳。
万国宾随便没有和张海鹏一样第一时间投敌叛变,但从本质上来说他也不过是一个二十多岁的纨绔子弟罢了,听闻张海鹏进犯的消息还没等敌军到达就带头逃出了齐齐哈尔。
虽然当时马占山已经被张学良赋予了全权署理黑龙江军务的权力,但谁都知道一旦打完仗依旧是万福麟父子说了算,万国宾既然都带头跑了军政两界的高官们自然也不想留在齐齐哈尔等死。
等到马占山抵达齐齐哈尔的时候,张海鹏的伪军虽然已经被谢珂打退,但已经溃散的人心却再难聚拢起来。
当时马占山在齐齐哈尔车站下车的时候,赶到现场迎接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军政官员,其他绝大部分官员都已经逃到了哈尔滨。
更令人恼火的是,这群人弃城而逃也就算了,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他们在哈尔滨大肆购买黄金,导致整个黑龙江的经济环境都受到了影响,万国宾等人出逃的消息自然也就变得人尽皆知。
消息传开之后黑龙江上下都陷入了混乱之中,层层官员不是已经出逃就是在盘算应该怎么出逃或者出逃到哪里?
马占山想要在黑龙江挡住日军,第一要务就是要稳定人心,否则不用日本人进攻,在这么乱几天整个黑龙江都要从内部垮掉了。
为了稳住军心,马占山直接借助了万福麟的鸡毛令箭给万国宾发了一封电报“万福麟长官有令,擅离省城者以弃职潜逃论罪”。
在万国宾看来这封电报没有任何的意义,最多算是一封例行公事的电报,因此万国宾并没有把这封电报当一回事。
实际上马占山也没有把这封电报当一回事,毕竟万福麟就是在怎么放权也不可能看着马占山真的动了自己的儿子,马占山的这封电报其实其他人看的,而这个其他人就是除了收报人万国宾之外的所有黑龙江军政要员。
第二天马占山在自己的就职典礼上再一次当众重申了这条“没用”的命令,黑龙江大小官员心知这就是马占山的“阳谋”但却只能乖乖的停下逃亡的脚步。
毕竟这条命令再怎么没用,也是马占山借助万福麟的名义下的,对万国宾可能没什么约束力,但是对其他人却成了索命的钢刀,谁敢再犯马占山绝对可以拿来杀鸡儆猴。
暂时稳定了人心之后马占山又重新任命了一大批的官员,随后他发表了振奋人心的黑龙江《抵抗宣言》。
马占山宣称“当此国家多难之秋,三省已亡其二,稍有人心者,莫不卧薪尝胆,誓救危亡。虽我黑龙江偏处一隅,但尚称一片净土。尔后凡侵入我江省境者,誓必决一死战”。
马占山的《抵抗宣言》发布之后很快就在东北引起了轩然大波,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军一撤再撤,无数人望眼欲穿终于等到了一个敢于“决一死战”的将领,黑龙江战役也即将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