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组织编制的《广州市环卫公厕布局规划(2024—2035)》(下称《规划》)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规划》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公厕改造为“无性别公厕”引起不少市民群众的关注。
对此,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独家回应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表示,“无性别公厕”是指通用公厕,类似于日常乘坐飞机、高铁时使用的公共厕所。目前《规划》正在征求意见阶段,将在充分吸纳公众意见后进一步完善。
据了解,经过“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和三年提升计划,目前广州全市各类公厕数量达11819座,有效缓解了广大市民如厕难问题。
为进一步增加公厕数量,《规划》提出,至2035年,在现有已建公厕的基础上,全市规划新(扩)建环卫公厕933座。同时,广州还将继续挖掘现有可对外开放的社会公厕,通过行政约束、政策激励等手段,打破管理壁垒,实现更多社会公厕对外开放。
在公厕环境提升方面,《规划》提出,广州将全面加强现有环卫公厕改造,实现“老厕”品质提升。其中包括提升现有环卫公厕空间布局,优化男女厕位比,加强无障碍化、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及设施配置等内容。
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规划》正在征求意见阶段,将在充分吸纳公众意见后进一步完善。‘小厕所’关系‘大民生’,我们将办好这件民生‘小’事,把好事办好。”
南方+记者 马艺天
【作者】 马艺天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