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那场仗,对诸葛亮来说,那真是心痛得要命。原本好好的北伐计划,就因为马谡的一个错误决定,全给搞砸了。王平那小子提了个挺靠谱的建议,让他在路上建个寨子,拦住魏军。可马谡呢,非得按自己的来,跑到山上去扎营,结果让魏军给打了个措手不及,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就这么黄了,真是让人叹气。
有人说,就算马谡按王平说的做,也挡不住魏军,毕竟人家人多势众,马谡就是个背锅的。但这话,其实站不住脚。
你看街亭那地方,两边都是山,中间就一条路,跟个独木桥似的。马谡要是把兵放在这条路上,魏军想过去,门儿都没有。这地形,对于防守的人来说,那就是个宝贝。马谡要是能好好利用,魏军想快点过街亭,那就是做梦。
再说马谡手里的兵,其实也不少。诸葛亮给了他至少两万五千人,这数字可不小。防守的时候,兵多兵少不是关键,关键是怎么用。马谡要是在平地上建个城,守着不出来,这两万五千人足够让魏军头疼的。
还有啊,魏军虽然人多,但他们是远道而来,大部分是骑兵,没带啥攻城的东西。诸葛亮打陇右,打了个突然袭击,魏军压根儿没准备,哪儿来的攻城器械啊。所以,只要蜀军在路上建个结实的寨子,魏军就难以攻破。没有攻城器械,他们只能靠人堆,但在街亭那狭窄的地方,人多也没用,想短期内打下街亭,难如登天。
所以说,街亭之战,马谡要是能放下自己的固执,听听王平的话,在平地上建城坚守,是完全有可能挡住魏军的。他的失败,不是因为双方实力相差太大,而是他自己决策出了问题,战术用得不对。把那些责任都推到马谡头上,说他就是替罪羊,那可真是不懂历史。马谡在这场仗里的表现,确实让人失望,他的错误决策,不仅让街亭丢了,还让诸葛亮的北伐大业受了重创。
这事儿告诉我们,打仗不是靠蛮力,也不是靠人数,得靠脑子,得靠正确的决策和战术。马谡就是没想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会有那样的结果。诸葛亮虽然厉害,但手底下的人要是不靠谱,他也没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