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和“星链”差不多。通过人造卫星监控,预测有可能靠近地球的小行星,以便提前实施应对措施。那如果真的有小行星撞击地球,人类该怎么办呢?有没有办法避免撞击?
老规矩,烦请各位读者老爷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给作者点个免费的关注和赞,我们接着往下看。
宇宙非常广阔,有很多小型的天体在其中穿行。当它们靠近太阳系时,可能会被引力捕获,进而靠近。这个时候如果小行星再被地球的引力捕获,那么将有撞击地球的危险。
历史上也有多次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件,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六千万年前行星撞地球,导致恐龙灭绝。而离我们比较近的,是1908年发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大爆炸。
一颗直径100米左右的小行星撞在了通古斯河附近,引发剧烈的爆炸,冲击力摧毁了2000平方公里的针叶林,推倒了约8千万棵树。
据科学家推断,通古斯事件中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力,相当于数千枚核弹。如果是体积更大的小行星,威力会有多可怕?
目前,人类在太阳系内已经发现了100多万颗小行星,其中最大的是谷神星,直径950千米!科学家还发现了直径1800千米的亡神星,和直径1500千米的塞德娜。不过它们应该归为小行星还是矮行星,学术界有过激烈的争论。
但不管怎么去定义小行星,尽早建立小行星监测和预警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一颗直径1000千米的小行星撞过来,灭绝人类绰绰有余。事实上,各国的天文学家一直在寻找有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提前好几年预测其飞行轨道。
那万一哪天,真的有小行星朝着地球飞过来,我们有没有应对的手段呢?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当小行星要撞击地球时,唯一能做的只有摧毁或者是改变它们的飞行轨迹。
直接摧毁的做法,对于那么体积不大的小行星比较有效,比如直径几十米的小行星,可以用导弹炸掉。碎块在进入大气层后,会摩擦焚毁。然而体积过大的小行星,就不能采取炸毁的方式。
比如前面提到的,直径950千米,甚至1800千米的小行星,导弹根本炸不掉。因为就算炸开了,小行星碎片的体积还是太大,达到足以引起全球性生物灭绝。
或许有朋友会想到用核弹去炸,核弹的威力确实能摧毁小行星。但随之而来的是,带有放射性的烟尘,将会进入地球大气层,一样会给人类带来灭绝性打击。
所以说,最靠谱的方法就是想办法改变小行星的飞行轨道,让它们和地球“擦肩而过”。其实早在1900年,俄国工程师雅科夫斯基就提出过相关的理论,既“雅克夫斯基效应”。简单来说,指小天体由于各向不均的热辐射而获得微弱推进力的现象。
虽然这个推进力很弱,但在足以对小行星的轨道产生巨大影响。当然我们还有更加直接的办法让小行星改变轨道,那就是撞击小行星或者给小行星加个“火箭推进器”。
比如日本的“隼鸟”行星探测器,就可以降落在小行星上,并且再次起飞。真的有小行星要撞过来,人类就可以提前发射类似的探测器,直接一头撞在小行星上,只要轨道出现一点点偏差,在天文单位的飞行距离下,足以让它避开地球。
而给小行星加个“推进器”的原理也差不多,利用推进器的力量让小行星偏离轨道,以达到让它们远离地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