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委员会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称,60岁以上人群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病率约为 1000/10 万,这个数字约是年轻人的10倍。其中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等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患癌?
致癌机会增多
癌症的病因中有 80%来自外界因素,其中大部分是化学性致癌因素。人生活和工作在有致癌因素的环境中,或多或少地接触了致癌因素。而接触时间越长的人,接触的致癌因素也越多,所以癌症的发病率随年龄的递增而上升。
越过“致癌潜伏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癌症的潜伏过程可长达10-40年,譬如与煤焦油、沥青经常接触的工人,发生皮肤癌的“潜伏期”一般为20年;从事染料工业,经常与β-萘胺接触而发生膀胱癌需要10-20 年时间。人在参加工作时,如20-30 岁开始接触致癌物质,往往到40-50岁以后才发病,这就自然形成了年龄大的人患癌症多的现象。
免疫监视功能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加,衰老过程逐渐来临时,免疫监视功能也逐渐降低。细胞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T淋巴细胞在血液循环中的绝对数目明显减少。与细胞免疫功能相关的胸腺素在血液中的含量,自40岁起逐渐降低。免疫功能的降低,人体免疫细胞对一些突变的细胞的清除能力下降,使突变细胞易向癌细胞转化。因此,这种老年性免疫监视功能下降,导致了该阶段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组织与细胞的“易感性”增高
随着组织细胞的衰老,从而增加了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 有学者认为这是老年人易患肿瘤的关键。
老年人的肿瘤有什么特点?
老年人发生肿瘤时表现往往不明显,易被忽视,具有起病隐匿的特点。
老年肿瘤患者的症状常不典型,易与其他疾病或原有的基础疾病相混淆,如肺癌咳嗽、咯血等症状易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肺部常见病症状混淆等。
部分老年肿瘤患者可先后或同时罹患2种或2种以上的肿瘤,可能是起源于不同组织、不同器官的原发肿瘤,即出现“双重癌”或“多重癌”。随着年龄的增大,“多发肿瘤”即同种肿瘤发生在多个部位的情况也比较常见。老年患者的肿瘤生长速度相对缓慢。
因此,老年人要有防癌意识,如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做到对疾病的早诊早治。
有什么样的症状后应前往医院筛查肿瘤?
由于恶性肿瘤的潜伏期很长,尽管早期不易被发现,但身体有时还是能够发出一些恶性肿瘤警示信号,应予以重视,并正确解读。
(1) 体表出现肿块并且在短期内快速增大。
(2) 疣和黑痣迅速增大或破溃。
(3) 不明原因体重减轻或长期不明原因发热。
(4) 经常出现鼻塞、回吸涕血。
(5) 吞咽时胸部不适、吞咽困难或有哽噎感。
(6) 持续性咳嗽、痰中带血。
(7) 溃疡久治不愈或持续性消化异常。
(8) 大小便习惯改变,尿血、便血。
(9) 女性在月经期外或绝经后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
(10) 持续头痛,视物逐渐模糊或听力变化、肢体活动不便。
老年肿瘤该如何预防?
老年人首先应该注重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包括戒烟限酒;注意饮食卫生,少吃腌制、油炸、高脂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注意饮水卫生;防止装饰、建筑材料污染室内空气;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经常运动,锻炼身体。此外,针对不同种类的癌症也有一定的预防措施,如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传染性肝炎,可预防肝癌的发生;细嚼慢咽,不吃过烫的食物可以避免胃癌或食管癌的发生等。老年人还应注重对癌前病变(如大肠腺瘤、口腔黏膜白斑、子宫颈糜烂和不典型增生等)的早诊早治。
如已患有癌症,应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案?
手术、放疗、化疗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是治疗癌症的四大主要手段。其中手术和放疗为局部治疗,化疗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为全身治疗。另外还有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等。一些微创治疗方法,如介入治疗、电化学治疗、激光治疗、微波热疗、超声热疗、 冷冻治疗等有时也能取得治疗效果。
年龄不是肿瘤治疗的限制性因素,上述治疗手段都可以用于老人,患者应当掌握的原则是。
(1) 肿瘤治疗是综合治疗,尤其是中晚期肿瘤,难以仅仅依靠某一种手段获得最佳疗效。
(2) 肿瘤治疗是个体化治疗,适合别人的治疗不一定适合自己。
(3) 肿瘤治疗需要顺势而为,不要勉强老人做超出现代医学可以企及的事。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