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智能驾驶专业委员会主任邓伟文发表了题为《自动驾驶重塑未来,国家应大力部署Robotaxi》的文章。小编整理了其中的核心观点,从中可以一窥Robotaxi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以美国为例,谷歌公司旗下的Waymo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不断扩大运营区域和运营规模,而规模化的运营又带来海量数据,进一步助推其算法的不断优化,为争夺全球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高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在国内,以萝卜快跑为代表的Robotaxi在技术研发和落地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具备了大规模应用的基础。
邓伟文指出,国家大力部署 Robotaxi,不仅对于提升我国交通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通过政府推动,企业、研究机构和公众的通力协作,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等多方发力,更为我国取得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产业的全球竞争优势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产业链发展和创造就业的层面来看,自动驾驶已经创造了自动驾驶安全员、监督员、调度员、采图员、数据标注师等新兴职业。据招聘平台数据显示,自动驾驶产业的招聘需求逐年攀升,成为就业市场的新热点。
更进一步,庞大的 Robotaxi 市场需求将催生出低成本 L4 级别无人驾驶系统,从芯片制造激光雷达等全产业链都将受益。同时,通过自动驾驶软硬件的规模化量产,可以使自动驾驶整车成本降低至5万元人民币(包括自动驾驶和激光雷达等设备,完全可以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这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此外,通过Robotaxi运营中心提供充电、维修、交通事故处理和高精度地图测绘服务,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还将创造远超网约车司机的新的就业岗位。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报告预测,未来五年内,全球将与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相关的工作岗位新增约6900万个。因此,Robotaxi的出现与兴起不仅可与现有传统出行模式形成良好的互补,而且可以平稳过渡、协同发展。
从交通安全和节能的角度出发,自动驾驶技术的引入,有望通过精确的行驶控制和智能化的交通管理,显著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和能源使用效率。
大规模部署Robotaxi将极大地提高国家电网夜间的使用率。通过夜间充电,自动驾驶汽车的能源成本可降至0.1元/公里,用户的打车费用也能降低至0.3元/公里。这不仅降低了用户出行成本,还能显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另一方面,自动驾驶技术还可以通过车辆间的通信和协同,实现更加智能的交通管理。例如,当某一路段发生交通事故或拥堵时,自动驾驶车辆可以迅速接收到相关信息,并重新规划行驶路线,从而避免进入危险或拥堵区域。这种智能化的交通管理方式,不仅有助于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还能提高道路的整体通行效率,降低汽车的能耗和排放,推动交通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
邓伟文认为, 未来出行将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分为三个方向:
其一,高精度地图、车路协同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将进一步提升自动驾驶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通过深度学习和持续优化,自动驾驶系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交通环境,提高行驶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时,自动驾驶技术还将与其它智能技术相结合,如物联网、大数据等,共同构建一个更加智能、高效的交通生态系统。
其二,自动驾驶还将推动共享出行、无人驾驶公共交通等新型出行模式的兴起。人们将不再需要亲自驾驶车辆,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人群也可以通过自动驾驶实现更加自主和方便地出行。
其三,规模化的Robotaxi将有望重塑城市和交通布局,类似于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趋势。随着城市居民逐渐扩散到郊区,将催生出崭新的居住与出行生态变革,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为实体经济和商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