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在位时期颇有一番作为,开创了“大中之治”的局面,因此人们将他与唐太宗李世民相媲美,称其为“小太宗”。其实,与李世民相比,唐宣宗还差得很远。例如,当时朝中有一位宰相名叫李德裕,此人才能卓越,唐宣宗却没有重用此人,还将其贬谪至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宣宗即位
会昌六年(846年)三月二十一日,唐武宗李炎病重,宫中突然传出旨意,皇叔李怡改名李忱,立为皇太叔,作为皇位的继承人,“权勾当军国政事”。消息传出后,朝臣们十分惊愕,因为唐武宗是有兄弟子侄的,在正常的情况下,他根本不会立什么皇太叔。疑惑无济于事,两天后唐武宗驾崩,李忱继承皇位,即唐宣宗。
唐宣宗举行即位典礼之时,宰相李德裕负责奉册。在典礼结束后,唐宣宗对身边的人说道:“刚才举行典礼时,靠近我的人是太尉(指李德裕)吗?他每看我一眼,都让感到恐惧,身上的毛发都竖了起来。”那么,唐宣宗为何会惧怕李德裕呢?原因很简单,他得位不正,是靠着宦官的支持,进而矫诏登基的。
二、贬死宰相
同年四月,唐宣宗正式亲政,谁也没有想到,他在第二天就下旨,免去了李德裕宰相的职务,让他担任荆南节度使。消息传出,朝野舆论一片哗然,人们普遍认为李德裕“秉权日久,位重有功”,新皇帝应该不会立即将其罢职的。到了九月,改任李德裕为东都留守,但撤销了他平章事的权力。接着,朝中又有人诋毁李德裕,“乃罢德裕留守,以太子少保分司东都”。
没过多久,李德裕又被贬为潮州司马。这还不算未完,“又贬潮州司户”。
大中二年(848年),李德裕离开洛阳,踏上了前往潮州的道路。当他到达潮阳后,又接到了朝廷的旨意,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崖州位于今天的海南的海口,在当时来说是最荒僻的地方。大中三年十二月(850年1月),李德裕死在了崖州,终年六十三岁。这位辅佐唐武宗开创“会昌中兴”的良相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三、政治对手
那么,唐宣宗为何要贬死李德裕呢?原因很简单,对唐宣宗以及朝中的政治力量来说,李德裕是他们的政治对手。李德裕的崛起,与唐穆宗一系的帝王有着直接关系。他初入官场,就得到了唐穆宗的破格提拔,之后又辅佐唐穆宗的三个儿子,分别是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而唐宣宗是唐穆宗的弟弟,他与李德裕之间根本没有什么感情。
在唐宣宗看来,李德裕是亲近穆宗系的,此人位高全重,深受唐武宗的信任,如果不把他赶出朝廷,他极有可能辅佐唐武宗的儿子,或者其他穆宗的子孙夺回皇位。另外,帮助唐宣宗的宦官们也不喜欢李德裕,因为李德裕执政期间,压制宦官的权力。还有就是牛党的人,他们也讨厌李德裕。总而言之,唐宣宗虽然号称小太宗,但根本没有李世民的胸襟。
参考资料:1.《旧唐书》;2.《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