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是奉系军阀的首领。在张作霖打赢了第二次直奉大战以后,奉系达到了其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奉军鼎盛时控制了奉天、吉林、黑龙江、热河、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八省地盘,总兵力达到了40多万,是当时国内最强大的一个军阀。
张作霖出身绿林却能有这个成绩,和他擅长地方和军队建设有很大关系。
在军阀混战时期,各路大帅为了争权夺利都是大肆扩军。扩军就需要军费,因此军阀搜刮地皮也是不遗余力,很多地方的田赋都已经预收到了几十年之后。比如四川的广安到1935年时,田赋已经预收到了1990年。
而另一方面军阀混战就有失败者,大多数军阀并不知道自己能控制地盘多久,所以对于建设地方没什么兴趣,只是单纯搜刮而已,这就造成了地方穷困。
相比之下,张作霖在控制了东三省以后比较重视地方建设,加上东北大豆出口有相对稳定的外汇收入,所以东三省的各项建设在当时算是成功的,工农业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财政收入也比较高。
因为财政富裕,张作霖建设了东三省兵工厂、奉天迫击炮厂等兵工厂。其中东三省兵工厂是当时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家军工厂。在东三省兵工厂兴盛之时,每个月可以生产生产步枪4000支,轻重机枪100多挺,大炮10多门,子弹1500万发,炮弹15000发。
靠着这些兵工厂和向国外购买,张作霖的奉军拥有当时国内最强大的一支炮兵部队。此外张作霖还购买了坦克、飞机,并积极筹建海军。使得奉军成为当时少数具有海陆空三军的一支军阀部队。
而且张作霖虽然出身草莽,但是在第一次直奉大战失败以后,他积极加强军队的建设,大力提拔军校学生,军校毕业生可以在部队里担任主官。而其他军阀往往更重视行伍出身的,军校毕业生只能担任参谋之类的闲职。这也使得奉军的战斗力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当然,张作霖的眼光还是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并没有脱离其军阀本质。所以在第二次直奉大战胜利以后,奉军的辉煌昙花一现,很快就走下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