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开元二十五年,唐玄宗李隆基失去了他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因她因惊吓而突然去世。唐玄宗深受打击,忧郁成疾,整日茶饭不思,情绪低落至极。尽管唐朝的后宫佳丽如云,嫔妃三千,可是高力士等宫廷大臣为了使皇帝恢复欢颜,四处搜罗美貌的女子,却始终未能打破他内心的阴霾。直到有一日,有人向唐玄宗推荐了寿王李瑁的妻子杨玉环,称她“姿质天挺,宜充掖廷”。唐玄宗亲眼见到杨玉环,果然惊为天人,立刻心动不已。为了得到她,他采取了种种手段,甚至从自己儿子手中将她夺走。
唐朝的社会风气相较于后来的明清时代显得更加宽松,礼法并不像那时那样严苛封建。然而,唐玄宗强行夺走杨玉环的行为,依旧受到了当时与后世文人的批评。虽然他是帝王,身居高位,但他这一举动无视了道德和礼仪,显得不拘礼数。然而,由于他的权势无人敢当面指责,这种行为也未曾得到应有的惩罚。唐朝皇室的宽松风气,使得后人,尤其是文人对其颇有微词。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曾直言,唐朝与汉朝是“脏唐臭汉”,对其风流行为深感不满。
中国古代的王朝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礼仪和道德,尤其是在婚姻和家庭方面,往往要求夫妻的关系符合伦理。而唐玄宗的做法显然违背了这一传统,导致后世的士人对此嗤之以鼻。然而,若放眼全球历史,唐朝的风流逸事与其他地方的王室风云相比,实在不算什么。古代欧洲许多王室的感情生活,甚至更加开放自由。但若与古埃及的法老们比起来,欧洲的王室生活又显得不值一提。
古埃及的法老,地位几乎等同于其他国家的皇帝,但他们的婚姻却有着鲜明的特殊性。历史中屡见法老娶自己亲生女儿或亲姐妹为妻,且与其生育后代。这些子嗣最终也会继承法老的王位,形成一个代代相传的奇特婚姻模式。例如,著名的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她便嫁给了自己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并与其共同治理埃及。
根据古埃及的史书记载,最早实施这种婚姻模式的法老是阿卡利亚。他有一个美丽的女儿名叫阿塔娜,但由于战乱,她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后来,阿塔娜被敌人抓捕,阿卡利亚击败敌人后准备彻底消灭对方,但敌人却派遣了一名美女作为投降的信物。这个美女其实正是阿塔娜,敌人意图借此陷害阿卡利亚,使他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然而,由于古埃及人民普遍认为这是敌人设下的阴谋,而非阿卡利亚的恶行,所以他们并未责怪他。战后,阿卡利亚选择娶了自己的女儿阿塔娜,这也成了后代法老效仿的传统。
对于今天的人来说,这种行为似乎难以理解。难道古埃及的法老们不觉得这样做不道德吗?实际上,古埃及法老的婚姻并没有道德负担。原因在于,古埃及法老自视为太阳神阿蒙的后代,认为自己是神在人间的代表和化身,因此他们的婚姻是神圣的,任何人都无权干涉。与之相比,唐朝的情况则不同,唐高宗李治若想娶父亲李世民的遗孀武则天,面对朝臣们的强烈反对,即便身为皇帝,也只能千方百计地规避质疑。由此可见,古埃及法老的婚姻制度与文化背景大相径庭。
在我国的古代草原游牧民族中,也存在类似的婚姻习俗。例如汉朝的王昭君,她被远嫁匈奴与呼韩邪单于成婚,单于去世后,她又按照草原民族的传统,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儿子复株累单于。按照传统儒家伦理,这种做法是严重违背道德的,因为复株累单于是她的继子。然而,草原民族并没有这种伦理约束,因此他们认为这样的婚姻完全是合情合理的。同样地,在中世纪的欧洲,许多王室为了确保血统纯正,也常见近亲结婚的现象,而他们对此并不感到不妥。
总的来说,唐朝的风流韵事虽为后世所诟病,但放眼世界历史,类似的现象并非独特。只是由于文化的差异,诸如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婚姻、唐玄宗强行夺妻的做法,在中国的封建礼法和儒家思想下显得尤为大胆和放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