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F-35B舰载机滞留印度,究竟是拆分还是继续留守?根据环球时报和其他多家媒体的报道,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空母舰正在亚太地区进行第二次所谓的巡航与展示活动。然而,前期“伊丽莎白女王”号在亚太的表现并不理想,现在这两艘航空母舰的境遇似乎都是不妙。回想起“伊丽莎白女王”号当年在地中海一次行动中不幸坠落的F-35B战斗机,至今尚不清楚该机是否被成功打捞。
这次,“威尔士亲王”号同样搭载F-35B进行巡航,却在印度附近进行舰载机起降时遭遇了不顺。由于复杂的天气条件与燃料短缺,最终不得不选择在印度的机场降落。在英国专家进行检修后,发现问题不仅源于天气和燃料的不足,关键在于液压系统出现了故障。根据美国舰载机以及其他航空武器的维护要求,检修工作必须通过一个专属的美国网络进行,但印度没有这样的接入权限。因此,如若进行自检,找出故障原因就变得极为困难,成了令人棘手的盲点。
目前,围绕F-35B战斗机的英国飞行员及维护团队如同无头苍蝇般困惑不已。此时,航空母舰已经移至新加坡,而舰载机依旧滞留在印度,究竟该如何处理这一复杂局面成为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此外,由于印度与英国之间的戒备措施,任何印度人都不得接近F-35B,这一点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都明确坚决反对。因此,曾经特朗普强烈推销给印度的F-35,如今在印度的遭遇却并不美好。
如果印度能够利用测仿技术等手段对这架战斗机进行拆解或近距离观察,无疑将很容易掌握F-35B的隐身材料、隐身构造等关键技术要素。尤其是考虑到印度也在研发自己的五代机,一旦依照F-35B的设计进行模仿,将可能为印度的航空技术带来飞跃性的进展。尽管在表面上,美国与英国将印度视为盟友,但实际情况却显示出二者并不真正给予盟友的待遇,包括对F-35B战斗机严厉的保密措施,这表明盟友关系如同小船,随时可能翻覆,尤其在核心航空武器装备的共享问题上更加不容妥协。
英国此次的窘境可谓丢脸,如果舰载机在当前状态下不能起飞或降落,下次航母经过漫长的回归可能也会难以找到这架飞机。现阶段尚未明确液压系统或其他系统还有无问题,因此这架战机未来将如何处置显得异常复杂。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将其拆解,由英国和美国的工程师共同完成,然后利用C-17运输机将其运回英国,而其他替代方案似乎不多。
如果航空母舰能够靠近印度,将拆解后的F-35B通过吊车运送到航母上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案。总之,这次大失所望的事件本是一场在全球范围内展示实力的机会,却因种种原因而演砸。官方解释诸如天气恶劣、海况复杂或燃料不足,实际上都是掩饰问题的借口,根本问题在于飞机本身的缺陷。
在目前“威尔士亲王”号携带的舰载机数量有限,故障频发的情况下,这艘航母在亚太的表现前景堪忧。无论如何,降落在印度后仍需荷枪实弹守卫,反映出美国、英国与印度之间的关系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