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出品,必属精品。
期待这部电影好久了。从追光动画的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追光动画就一直在致力于追求探索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它的出现,让我感受到了国漫的崛起。
《聊斋志异》曾被列为“六大名著”之一,但新中国成立后被剔除,或许我们并不经常读《聊斋志异》,但是能够在大银幕上看到些故事的呈现,也是一大幸事。
这部电影是一部拼盘电影,五个故事组成一个故事,个人认为它所达到的成就也是值得广大成年人观看的。
《崂山道士》告诉我们不要寻求不劳而获,哗众取宠,要实实在在脚踏实地的干实事。
《莲花公主》中,其低龄化的风格与其他故事格格不入 。
故事中的情节和表现手法过于简单幼稚,与影片整体偏成人向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
这种风格上的不统一,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频繁跳戏,难以沉浸在影片营造的整体氛围中,严重影响了观影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
《聂小倩》恐怕是中国影史上流传最广翻拍最多的聊斋作品,但在这一篇章中,剧情推进过于仓促 。
宁采臣与聂小倩的爱情发展缺乏足够的铺垫,从初见到相爱,过程如同走马观花,让人感觉两人的感情来得莫名其妙 。
这种过快的节奏,使得角色之间的情感难以深入人心,观众很难真正感受到他们爱情的深厚与真挚 。
《画皮》对观众们来说想必也不陌生,完成度也较高,对人物的刻画也很丰满。
《画皮》从女性视角展开,对婚姻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
在这个故事中,妻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柔弱形象,她勇敢地面对丈夫的背叛,撕下婚姻的面具,展现出了女性的坚韧与觉醒 。画皮妖的塑造也有一定创新,她不再仅仅是一个恐怖的妖怪,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和动机 ,她渴望拥有一个家,却在现实中屡屡受挫,她的遭遇让观众对这个角色产生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她行为的批判,也有对她命运的同情 。
这种从女性视角出发的改编,让观众看到了婚姻中的种种问题,如夫妻之间的信任危机、男性的欲望与责任等 ,使得故事更贴近当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婚姻的困惑与思考 ,引发了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的强烈共鸣 。
《鲁公女》的故事我倒是第一次听说,其对中国古代神鬼民俗做了深刻的描写。
由于影片采用了多个独立故事串联的叙事结构,导致主题不够统一,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 。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独立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如《崂山道士》讲述的是关于贪婪与成长的故事 ,《画皮》探讨的是婚姻与人性的问题 ,《聂小倩》展现的是乱世中的爱情 。这些主题之间缺乏紧密的内在联系,观众在观影过程中难以在整体上把握影片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 。这使得影片在深度和内涵的挖掘上略显不足,无法给观众留下一个清晰而深刻的主题印象 ,削弱了影片的思想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